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含瓦斯煤层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17:03
【摘要】:含瓦斯煤层水力致裂存在驱赶瓦斯效应,该效应在工程中具有正反两面性,而对煤层水力致裂驱赶瓦斯规律的认识仍需补充完善。本文以煤层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效应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实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方法,对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运用自行研制的假三轴水力(致裂)驱替瓦斯模拟实验系统进行了水力驱替瓦斯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水和瓦斯的竞争吸附效应会促使吸附瓦斯变成游离瓦斯,而压力水进入煤体后,孔隙(瓦斯)压力升高会使游离瓦斯转变成吸附瓦斯。置换解吸产生的游离瓦斯量大于瓦斯压力增大所消耗的游离瓦斯量,二者综合作用所产生的净增游离瓦斯成为注水驱替瓦斯效应的气源之一。(2)随着注水量的增加,驱替瓦斯量逐渐增加,而驱替瓦斯速率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水力驱替瓦斯具有时间效应,驱替出来的瓦斯气体滞后于注水作用。(3)水力驱替瓦斯过程中,存在着启动孔隙压力梯度和极限孔隙压力。当孔隙压力梯度小于启动孔隙压力梯度时,煤岩体内存在着游离瓦斯,但无法被驱替出来;当孔隙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孔隙压力梯度,且孔隙压力小于极限孔隙压力时,能够驱替出游离瓦斯;当孔隙压力大于极限孔隙压力时,煤岩体内瓦斯几乎全部处于吸附态,水力无法驱替出游离瓦斯。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煤岩细观孔道内水驱瓦斯过程中的两相界面形状、位置和水驱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孔道内水驱瓦斯过程中,在边界层效应、界面张力和孔径变化的共同作用下,水气界面会从“舌”形向“U”形凹液面转变,中间会经历“活塞”形、“指”形、“W”形、“Ω”形等一系列形状的过渡界面;孔道内的水相面积关于孔轴线不对称,孔轴线下侧水相面积大于孔轴线上侧水相面积。(2)孔喉比是影响水气界面形状、位置和驱替效率的重要因素,表征着储层孔道特性对相态分布的影响。从小孔道向大孔道驱替时,孔喉比越小,相同时间内的水驱效率越高;从大孔道向小孔道驱替时,孔喉比越大,相同时间内的水驱效率越高。建立并验证了含瓦斯孔隙煤岩内水力驱赶瓦斯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水相饱和度沿着驱赶的方向呈递减分布,且煤岩内的水相饱和度随时间不断增加,而瓦斯相饱和度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水气两相饱和度的变化(递增或递减)速率都在减小。(2)孔隙压力沿驱赶方向逐渐降低。煤体内存在着孔隙压力升高区和孔隙压力降低区,且孔隙压力升高区在逐渐减小,孔隙压力降低区在逐渐增大。(3)孔隙压力梯度沿驱赶方向先降低后升高,且孔隙压力梯度降低区位于孔隙压力升高区内,孔隙压力梯度升高区位于孔隙压力降低区内。运用水力(致裂)驱替瓦斯实验系统和高分辨三维X射线显微成像系统进行了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实验,结果表明:(1)水压裂缝成为致裂驱赶瓦斯过程中的优势路径,为水对瓦斯的驱赶作用提供运移通道,且水压裂缝越宽,越容易成为优势路径;水压裂缝的数目越多,煤体内存在的优势路径也越多,但随时间的推移优势路径会逐渐减弱或消失。(2)水力致裂驱赶瓦斯主要通过2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高压水与应力场耦合产生水压裂缝能够为瓦斯运移提供优势路径;二是压力水在煤体渗流通道中流动时,沿水压裂缝面向其两侧渗透,水渗流前端沿孔隙水运移方向形成由高到低的孔隙压力梯度。该孔隙压力梯度是水力致裂驱赶瓦斯的动力源。以双重孔隙介质煤层内“双孔-双渗透”的瓦斯渗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1)沿致裂驱赶瓦斯方向,孔隙压力在割理处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孔隙压力梯度在驱赶方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致裂孔附近的孔隙压力梯度呈现出降低趋势,但煤层边界处的孔隙压力梯度则呈现出升高趋势,而割理空间点处的孔隙压力梯度又低于其相邻两侧基质块内的孔隙压力梯度。致裂孔和煤层边界附近同一空间点处的孔隙压力梯度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2)水相饱和度沿致裂驱赶方向整体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但在割理或水压裂缝的附近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煤体基质块内部中心区域的水相饱和度小于其四周的水相饱和度,而整个基质块内的水相饱和度大于包围该基质块的四周割理或水压裂缝内的水相饱和度。煤层空间点处的水相饱和度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瓦斯相饱和度的时空分布规律出与之相反。(3)水力致裂驱赶出来的游离瓦斯包含原始的游离态瓦斯和由吸附态瓦斯解吸出来的游离瓦斯,且煤层吸附瓦斯含量的降低速率大于游离瓦斯含量的降低速率。在含瓦斯煤层进行了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效应会使得致裂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速率大于致裂前后的瓦斯涌出速率,且会使得致裂孔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瓦斯含量降低区、瓦斯含量升高区和原始瓦斯含量区。
【图文】:

瓦斯含量,水力,煤体,突出煤层


1 绪论在井下进行了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超前深孔水力致裂试验,结果表明后续过程中煤体瓦斯含量沿掘进方向呈现“高-低-高”的现象(如图 1-3 所示)时本煤层水力致裂过程中邻近钻孔出现瓦斯涌出现象,这些也都验证了含瓦层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现象的客观存在[25]。

模型图,甲烷分子,无烟煤,吸附水分


和瓦斯的竞争吸附与置换解吸效应煤吸附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模型,陈向军首先利用 ChemBi分子,然后在无烟煤基分子附近绘制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甲烷分子的吸附模型和无烟煤与水分子间的吸附模型。在的吸附模型的基础上,利用 Gaussian 03 软件计算无烟煤间的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表明,煤对水的最大 kJ/mol)是对甲烷分子最大吸附势阱(11.7551 kJ/mol)的更容易吸附内煤表面上[45]。(a)无烟煤吸附水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成东;;关联规则挖掘在矿井瓦斯浓度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尚彦军;张腾飞;谢峰震;魏思宇;张伟光;;12.8呼图壁地震煤矿瓦斯浓度和涌水突变现象探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27期

3 骆大勇;何荣军;陈雄;;基于瓦斯浓度监测异常数据预报煤与瓦斯突出[J];煤炭与化工;2013年11期

4 张宝燕;李茹;穆文瑜;;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0期

5 秦汝祥;张国枢;杨应迪;;瓦斯浓度序列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报方法及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姜迂姬;王忠海;贺平;周庆溪;;MSLL-1微电脑瓦斯浓度流量监测仪[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7年02期

7 栾世忠;立井注浆封堵瓦斯的尝试[J];煤矿设计;1988年02期

8 杨其銮 ,王佑安;瓦斯球向流动的数学模拟[J];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9 叶汝陵;矿井反风时风流与瓦斯的交换——矿井反风量是否一定需要大于正常风量的60%[J];煤炭工程师;1988年03期

10 侯贤文,张滋昌;我们是如何实施《掘进安全技术装备系列化标准》的[J];中州煤炭;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萍;郭彩萍;朱俊峰;王云飞;杨晶;;山西省煤矿瓦斯浓度潜势预报模型构建[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0 第四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提高水文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推动气象服务社会化发展[C];2014年

2 张纯如;丁梅生;汪勇;;矿井瓦斯浓度异常预警系统及应用[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红萍;郭彩萍;;晋中区域煤矿瓦斯浓度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 第五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气象服务与信息化[C];2015年

4 安世岗;李明建;袁保发;张磊;罗伙根;桂学明;李健威;;U型水平井技术在保德煤矿抽采瓦斯的应用与实践[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高鹏飞;;松藻某矿瓦斯蓄热氧化制取蒸汽试验研究[A];川、渝、滇、黔、桂煤炭学会2017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论文集[C];2017年

6 潘峰;闫刘强;张莉;;提高预抽瓦斯浓度及流量关键技术试验研究[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7 康建东;兰波;;乏风瓦斯蓄热氧化工业性试验系统设计[A];西南五省市、区(重庆片区)煤炭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记龙;阎鹤;王志斌;李晓;田二明;刘智超;;矿井瓦斯浓度光纤检测网络[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10 王琪;;瓦斯隧道施工设备主动防御防爆技术研究[A];第六届中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晏华超;“气化六盘水”化“害”为“宝”[N];六盘水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李仁堂;斗智斗勇,从蛛丝马迹中找线索除隐患[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李娜;穿越9.7公里高瓦斯隧道[N];工人日报;2017年

4 通讯员 袁金生;云驾岭矿连续16年瓦斯“零”超限[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窦克林;“杀手”克星[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任润山 薛喜忠;邯矿集团三年三亿元防治瓦斯[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彭颖 杨秀勇;攻坚克难保质量[N];六盘水日报;2009年

8 记者 董立巍 特约通讯员 苟小平;朱嘎瓦斯隧道提前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0年

9 尹登明 张兰忠;气壮龙门山 惊天集结号[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9年

10 新华社记者 范迎春;10次警报没留住34条生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卫永;含瓦斯煤层水力致裂的驱赶瓦斯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张强;基于阻抗测试法煤体中瓦斯水合物形成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3 余照阳;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流场特征及遗煤氧化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黄凯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浓度异常信号辨识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邓广福;基于可调谐激光光谱的矿井瓦斯气体传感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振锋;瓦斯抽采浓度控制机理及管路浓度自动调控预警系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陈祖云;煤与瓦斯突出前兆的非线性预测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李海臣;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预警技术及装备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9 杨春丽;突出诱发瓦斯爆炸数值模拟及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张杰;基于云计算数据集成模式的矿井瓦斯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俊;含水顶板条件下下向穿层钻孔抽采瓦斯运移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汤进;基于瓦斯浓度时间序列的大数据预测[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张永刚;鹤岗地区矿山地震监测与瓦斯预警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李阳;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煤体瓦斯渗流特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

5 李岩松;基于数据融合的瓦斯危险程度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6 闫宏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矿井瓦斯事故风险预测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7 靳擎;高瓦斯煤层及直接顶瓦斯吸附—解吸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8 刘宝莉;表面活性剂对低阶煤瓦斯放散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9 杜俊生;独头巷道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与风筒布置优化[D];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

10 管玲玲;基于蓝光平台的瓦斯浓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7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47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7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