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底板突水动态监测时延电阻率成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1:56
【摘要】:时延电阻率成像技术是布设若干固定电极后,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2D/3D数据采集,实时监测地下介质电性变化的地球物理动态监测技术。该技术具有多通道快速采集、施工快捷、图像直观、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分别对煤层底板断层活化导水、陷落柱、多个低阻异常体、岩层破坏及承压水原始导升等典型突水情况进行正演模拟,分析研究了煤矿底板典型地电异常体的响应特征。正演结果表明,地电异常体响应明显,因而时延电阻率成像技术可应用于煤矿底板突水动态监测。通过分析不同时刻视电阻率差值的正、负变化特征,可以推断采动破碎岩体的富水性变化,对变化剧烈的区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作出突水预测预警,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为满足煤矿底板突水动态监测实时解释的需要,本文以“ELRIS2D”开源程序代码为基础,开发了时延电阻率快速成像算法,使用上一时刻反演结果作为下一时刻监测数据反演的先验模型,提高了计算速度。以典型地电模型的理论视电阻率数据为例进行反演计算,反演结果与实际地电模型较为吻合。针对电阻率图像异常边界模糊、异常圈定易受人为因素影响以及不同时刻电阻率差值正、负变化区域划分的问题,本文采用分布式模糊聚类算法对反演结果和电阻率差值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概率密度曲线的峰值确定了质心位置和类数,实现了异常自动圈定和电阻率差值正、负变化区域自动划分,并成功应用于工程试验。
【图文】:

等值线图,视电阻率,煤层底板,等值线图


(2)正演计算结果及分析为研究采掘过程中底板断层活化导水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情况,对以上地电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并绘制了视电阻率断面图,如图2-5所示,图中横坐标为测线长度(单位m),纵坐标为实际深度(单位m),黑色线框表示模型的实际位置。在t0~t2时刻,由图2-5(a)~(c)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看出,下盘高阻层埋深较浅,显示为水平层状高阻区域,,上盘高阻层埋藏较深,水平层状高阻响应特征不明显。同时,由于断层破碎带未与下伏含水层导通,仍呈现高阻响应。由于采掘过程中破碎带不断在横向和深部方向上延伸

底板破坏深度,膨胀区,压缩区,支承压力


Floor Destruction Zone)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前方一定距离内的煤体和底板受到前方支撑压力的作用而处于增压区内,使该处的煤层底板受到压缩,形成压缩区(如图2-12中的A段)。当工作面继续推进,工作面到后方采空区处在减压区内,这部分底板岩层从压缩状态转为膨胀状态,致使工作面底板产生底鼓,形成膨胀区(如图2-12中的C段)。随着工作面的再次推进,采空区中垮落的岩块被上覆岩层压实,这部分底板受上覆岩层压力作用重新处于新增压区内,又从膨胀状态转为压缩状态。换言之,底板任一断面在采掘过程中都需经历超前支撑压力压缩破坏、采后悬顶卸压膨胀破坏、采空区周边剪切破坏和顶板冒落重新压实。从力学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强;;我国矿井水防控与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问题和展望[J];煤炭学报;2014年05期

2 刘静;刘盛东;杨胜伦;王勃;;采动过程中顶板围岩水渗流自然电位响应特征[J];煤炭学报;2013年06期

3 刘鑫明;刘树才;姜志海;易红春;;电阻率法监测煤层底板破碎带数值模拟[J];煤矿安全;2013年01期

4 刘斌;李术才;聂利超;王静;李利平;刘征宇;宋杰;;矿井突水灾变过程电阻率约束反演成像实时监测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0期

5 杨振威;严加永;刘彦;王华峰;;高密度电阻率法研究进展[J];地质与勘探;2012年05期

6 严加永;孟贵祥;吕庆田;张昆;陈向斌;;高密度电法的进展与展望[J];物探与化探;2012年04期

7 张刚;贾正元;李晓斌;;三维井地电阻率法正演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矿业;2012年S1期

8 高召宁;孟祥瑞;;煤层底板变形与破坏规律电法动态探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6期

9 聂利超;李术才;刘斌;苏茂鑫;薛翊国;路为;孙怀凤;;电阻率层析成像法探测滑坡面正演模拟与反演成像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10 刘盛东;杨彩;赵立瑰;;含水层渗流突变过程地电场响应的物理模拟[J];煤炭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树才;煤矿底板突水机理及破坏裂隙带演化动态探测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翟培合;采场底板破坏及底板水动态监测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1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51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