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00:53
【摘要】: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目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表沉陷、地表水资源的循环、污染、浪费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亟需解决;众所周知,煤炭开采是高危行业,其中矿井水害严重威胁着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此外,由于过去对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导致煤炭资源大量浪费,所以合理的确定开采上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势在必行。针对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发现导水裂隙带高度(以下简称“导高”)与之密切相关,导高值的确定对于解决上述问题意义重大。然而,导高影响因素众多,目前确定其值大多依据经验公式,但误差往往较大,直接研究其发育情况又存在众多困难。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已采工作面导高值来研究待采工作面导高发育情况。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预测类问题中,但由于收集的样本数据中往往存在冗余样本,所以直接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导高值其误差往往偏大。因此,本文建立模糊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预测待采工作面导高值。一方面提高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训练样本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各聚类类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双精度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所以,通过组合模型所得导高预测值更客观、真实。本文首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算法得到57例已采工作面的聚类类别,再根据顾北矿3例待采工作面(预测样本)与各聚类类别之间的隶属度确定其所属类别,从而踢除掉预测样本聚类类别中的冗余样本;然后根据各预测样本所属类别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双精度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最后将聚类类别数据导入各自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而得到3例预测样本的导高值。经多个验证公式验证得到,组合模型所得导高值的精度较高,预测结果科学、可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745

【图文】:

内容,影响因素,模糊聚类分析法,开采深度


本文进一步将影响导高发育的因素划分为主观影响因素与客观影响因素,将逡逑模糊聚类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来预测待采工作面的导高值。具体分类结逡逑果及文章主要研究内容如图2所示。逡逑「逦:二:=:.:二::::.:二::::=^^^逦逦二^邋逦J逡逑!/'逦导高客观影响因素逦/""逦导高主观影响因素逦入|逡逑!/逦\逦/邋逦邋\1逡逑■邋;逦逦邋■:邋I逡逑II逦开采深度逦I逦采高逦II逡逑!!邋逦邋!邋逦邋!:逡逑M逦

函数图像,传递函数,图像,函数


加学习率;当误差增加超过一定范围时,说明前一步修正过程错误,应当减小步逡逑长,并撤消前一步修正过程。牛顿法具有收敛快的优点,但需要计算误差性能函逡逑数的二阶导数,计算过程较为复杂。而拟牛顿法只需要知道目标函数的梯度,通逡逑过测量梯度的变化进行迭代,收敛速度大大优于最速下降法。拟牛顿法有DFP法、逡逑BFGS法、SR1法、Broyden族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函逡逑数。逡逑(3)逦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逡逑BP神经网络的传递函数必须可微,通常使用sigmoid函数或purelin函数(式逡逑23)作为传递函数。Sigmoid是光滑、可微的函数,它包括log-sigmoid函数(式逡逑24)和tan-sigmoid函数(式25)两种,其函数图像如图6所示。Sigmoid函数将逡逑输入的数据映射到[0,1]或者[-U]区间内,具有非线性的放大功能,与purelin函逡逑数相比,sigmoid函数更加精确,容错性更好。一般隐含层与输出层均选sigmoid逡逑函数作为传递函数,但在某些实际问题中,要求输出值并非在[0,,1]或者[-1,1]区间逡逑内,所以此时选用purelin函数作为输出层传递函数更为合理。逡逑Tarvsl函Lo-s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华;许延春;李龙飞;翟常治;;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杨艳国;王军;于永江;;河下多煤层安全开采顺序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5年S1期

3 高保彬;刘云鹏;潘家宇;袁恬;;水体下采煤中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探测与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4 陈厦;方方;胡战利;;模糊聚类算法综述[J];生命科学仪器;2013年06期

5 张宏伟;朱志洁;霍丙杰;宋卫华;;基于改进的FOA-SVM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10期

6 刘学生;张明;宁建国;谭云亮;;近浅埋煤层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7 胡小娟;李文平;曹丁涛;刘满才;;综采导水裂隙带多因素影响指标研究与高度预计[J];煤炭学报;2012年04期

8 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J];煤炭学报;2012年05期

9 周家祥;张晓亮;;基于模糊聚类BP神经网络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2期

10 王占盛;王连国;黄继辉;周冬磊;;不同岩层组合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裴文明;淮南潘谢矿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及预警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芦奇;基于FAHP的煤矿本质安全评价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禹敏;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3 周奚;基于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的WSN智能故障诊断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4 邱康利;潘谢矿区灰岩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孔攀;模糊聚类分析及其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杨贵;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及预测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12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12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