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18 14:18
【摘要】:我国拥有大量在建项目,却频频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生产安全一直都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事故调查是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几年,网络上对于事故调查的质疑声越来越多,研究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事故调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生产安全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事故调查结果的认同度和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上,选取建设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和其影响因素之间、影响因素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关系模型,可以定量研究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文章首先通过认同度调查的文献分析,对调查结果认同度进行了定义。对安全管理和事故调查的研究热点进行文献综述和统计,将事故调查过程中的不合理之处归纳为制度设置、程序执行、机构定位和调查报告四大类。文中从2005-2016年我国房屋和市政工程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统计分析入手,提出了调查报告中存在调查理念偏差、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和调查结论过于官方化等问题。再结合文献整理和实际事故调查的信息收集,对程序缺失、职责定位模糊等其他要素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体系,用于下文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模型的建立。其次,参考认同度调查的量表进行问卷设计,在广东、河南两省收回232份有效问卷。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证明数据有效后。将数据导入AMOS22.0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影响因素关系模型,验证假设的因果关系图是否成立,得到事故调查结果认同度和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如下:(1)调查报告、调查主体和调查程序都存在不合理之处直接导致事故调查结果的认同度不高,且影响效应调查主体调查报告调查程序;(2)调查制度通过调查报告、调查主体和调查程序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事故调查结果的认同度,但其总影响效应最大;(3)“结果认同度---调查程序---调查制度”是建设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认同度模型的最关键路径。研究结果不但为完善事故调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还补充了这一方面的定量研究思路和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928
【图文】:

生产安全,等级分类,事故


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的重要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事故预防措施,并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书的过程”[68]。所以事故调查并不是只有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两个任务,事故调查的本质还是使各利益相关者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促进行业的安全,最重要的工作是分析事故为什么发生,同类型事故或者同一事故原因为什么屡禁不止,反思事故调查工作是否还有要改进的地方。2.1.1 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国务院通过《条例》第一章第二条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9]。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在正常生产活动中发生意外事件,造成工作人员受伤或者死亡、企业财物受损、生产活动被迫停止,称之为生产安全事故,即使生产活动未在其许可经营范围内也属于生产安全事故,但是事故没有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就不称为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事故造成的损伤程度,生产安全事故被分为四个等级见图 2.1。

信度系数,取值范围


值各个研究都有所不同,本文将 α 取值范围定在 0.35-0.7,图 4.3 所示是 α 与信度评价的关系。图4.3 克朗巴哈信度系数取值范围使用 IBM SPSS22.0 进行信度分析,各个测量指标的信度检验结果见表 4.1,检验结果显示各项 Crenbach’s α 值均大于 0.7。检验统计表中还存在指标 CITC 和删除项后 α 系数值,CITC 称为校正的项总计相关性(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刘学宗和徐万里实验发现如果 CITC 小于 0.3,那么删除这一指标后项已删除的 α 值很可能提高,如果验证结果显著提高就表明这个因子需要进一步检验[76, 77]。对测量量表中检验指标低于0.3 的测量指标进行筛选,处以“删除——计算——对比——删除”的循环操作后,最终的信度检验结果显示 5 个分量表的 Crenbach’s α 值超过 0.7,并且 CITC 均大于 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梅;王高锋;;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中若干问题探讨——兼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有关规定[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2 贾p

本文编号:2719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19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2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