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系数的自适应模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L364.4;TL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琦,刘原中;分段烟羽模型和烟团模型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比较[J];核科学与工程;2001年03期
2 伯鑫;丁峰;徐鹤;李时蓓;;大气扩散CALPUFF模型技术综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年03期
3 孙大伟;朝阳地区应用大气扩散模型的几点体会[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3年04期
4 A. L. Beaman;邓峰;;估计公众中臭气浓度分布的新方法[J];江苏环境科技;1990年04期
5 赵国珍;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扩散模型应用的几个问题[J];辽宁气象;2003年04期
6 邹敬,曲静原,曹建主;大气扩散模型验证与比对的工具和方法[J];辐射防护通讯;2004年05期
7 池兵;方栋;李红;;随机游走大气扩散模型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开发和应用[J];核科学与工程;2006年01期
8 胡晨燕,徐斌,施介宽,赵修华;我国现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模型的若干问题及其改进[J];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02期
9 石晓枫,赵朝霞;对封闭型大气扩散模型应用的探讨[J];环境工程;2001年02期
10 陈罕立;田广生;;温室气体CO_2排放浓度及CO_2汇的分布研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199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晨燕;李光明;徐斌;施介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的开发[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2 胡晨燕;李光明;徐斌;施介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模型软件系统的开发[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3 蒋军成;张明广;;基于GIS、实时气象信息的毒害性气体泄漏扩散模拟技术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方力;;基于GIS的城市空气污染排放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5 张晓岚;金至青;张东平;;恶臭污染扩散的数学模型[A];第二届全国恶臭污染测试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海;吴进来;李世证;;胶南市大气环境容量调查研究[A];山东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曹育红;;煤矿区规划环评中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探讨[A];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7年
8 袁兆华;宋戈;吕宪国;;环境累积效应研究方法探讨[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张文仲;刘克平;刘志亮;周畅;;放射性布散装置(RDD)袭击后果评估[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韩素芹;天津开发突发泄漏事件气象应急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简菊芳邋白春妮;因为热爱所以执著[N];中国气象报;2008年
3 王如君;英国 保护环境 彰显国力[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丁冬;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进展顺利[N];中国环境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谈文姬;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核素扩散系数的自适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谢鹏;基于GIS下的空气质量分析系统方案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周莉;复杂山区城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孙娜;镇江市大气稳定度及抬升高度计算方法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5 邵和松;正常工况下气载放射性核素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及软件开发—小型核设施及核技术应用项目[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6年
6 李宁;大气污染事故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安宇;用于化学事故应急反应的大气扩散数值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8 沈武艳;高原山区城市流场风洞实验和重气泄漏扩散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孙庆珍;GIS与环境模型集成及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邹俊毅;厦门岛GIS环境评价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26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2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