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静水压下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及其岩体致裂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5 07:27
【摘要】:水中脉冲放电的冲击力学效应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桩基扩孔、地质勘探、体外碎石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部分学者对水中脉冲放电技术应用于石油井解堵、煤层气井致裂增渗,进行了一些实践及探索。针对国内煤层气井普遍存在的储层渗透率低下、传统改造工艺效果不明显等难题,水中脉冲放电冲击波可控、可重复的冲击特性表现出了显著的技术优势。但目前针对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的研究大多是在无三轴地应力、无钻孔静水压的环境下进行的;暂未考虑静水压对放电冲击波产生、传递及致裂作用的影响;在研究冲击波波形对岩体致裂效果的影响时忽略了冲击波能量不一致对致裂所造成的干扰。采用理论分析、物理实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课题对耦合静水压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产生、传播机理、破岩机理进行了分析;对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冲击波致裂煤岩体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不同波形的等能量冲击波致裂规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该课题研究对推动水中脉冲放电致裂技术在煤层气开采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主要成研究果如下:1.提出了水中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过程的四个阶段划分:“放电击穿”→“通道膨胀”→“冲击波传递”→“冲击致裂”,静水压对前两个阶段存在抑制作用,而对后两个阶段存在促进作用。分析认为脉冲放电致裂煤岩体是“动态-准静态-静态”三种破坏作用相耦合的结果。2.研制了可加载静水压的脉冲放电冲击致裂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冲击波特性实验台及脉冲放电致裂实验台组成。其中,冲击波特性实验台可完成静水压环境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测试研究,而脉冲放电致裂实验台可完成耦合静水压及真三轴围压的岩体脉冲放电致裂实验。3.对不同静水压及放电电压下的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放电电压的升高将始终表现出加剧脉冲放电过程、强化冲击波特性的作用;静水压的升高则同时表现出阻碍脉冲放电过程、强化冲击波传递的双重作用。4.对地应力、静水压、放电参数影响下的混凝土试样脉冲放电致裂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的存在将会制约裂纹的产生及扩展;静水压的大小对裂纹的扩展方向不产生影响,但可以较为明显地加快裂纹的扩展速度,增加其延展长度;同等放电能量下,高电压(14kV)放电致裂时的裂纹扩展长度及贯通效果都要略优于低电压(10kV)放电致裂。5.利用PFC2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波形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的岩体致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次冲击下,不同波形致裂岩体的裂纹扩展规律及振动特性差异显著,单次冲击时存在最优的冲击致裂波形;多次冲击作用可以较好地强化该组冲击波单次冲击时的致裂效果,各种波形多次冲击都存在裂纹扩展的极限;低峰值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含静水压的预裂纹随静水压的增大而获得越发优异的裂纹扩展,高峰值等能量冲击波作用下,静水压对于裂纹扩展几乎没有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712.6
【图文】:

示意图,高压脉冲放电,原理,示意图


个复杂的火药燃烧过程,其参数设计复杂,目前尚无定量说,难以应用于目前大量的水平煤层气井,工艺适用性较7]。知,各种致裂方法都具有一定缺陷和局限性,并不能完模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并掌握适合我国煤层气储层特致裂技术是关系到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冲放电研究现状冲放电过程就是通过高功率脉冲电源(一般指各种储能电间的水间隙突然施加一个强电场(103~104V/cm 量级),μs 级)被电离、汽化,形成高温(104~105K 量级)、高膨胀(几百至上千米每秒量级)的等离子体通道[68]。该即形成了对外传播的冲击波。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原理如图

示意图,高压脉冲放电,实验装置,示意图


图 1-2 Touya 的水中高压脉冲放电实验装置示意图ematic diagram of Touya's experiment device for high pulsed discharg RCtUtU-wDexp 电时间;UD为放电电压;Rw为水间隙等效电阻值;C 为中脉冲放电过程电压变化曲线 图 1-4 冲击波峰值压力与击 curve of pulsed discharge in water Fig. 1-4 Relationship betwee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玲;揭晓华;陈磊;;液中脉冲放电制备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J];材料研究与应用;2010年02期

2 李杰;周志刚;王慧娟;李国锋;吴彦;;可用于光催化研究的脉冲放电流光光源[J];化学通报;2006年01期

3 梁德祺;;用于卤化亚铜激光器的双向脉冲放电触发器[J];应用激光;1987年01期

4 龚定夫;HL-1装置硬X射线能谱及长脉冲放电与硬X射线的发射关系[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8年02期

5 徐肇锡;具有含铝阴极的干电池[J];无机盐工业;1989年06期

6 黄嘉琪;邓晓婿;胡波;应宜辰;陈文光;;基于氢闸流管的高压脉冲放电VOCs净化装置设计[J];电子世界;2017年09期

7 李冬霜;王茂森;А.Ю.Юшков;;高压脉冲放电技术成桩法[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1年04期

8 杨胜凡;梁建军;常向东;秦玉芳;;高压脉冲放电技术对地表水消毒杀菌的应用研究[J];广州环境科学;2009年03期

9 杨世东;马军;史富丽;;水中高压脉冲放电诱导产生过氧化氢的初步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10 杜涛;脉冲放电电路的仿真分析[J];探测与控制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冰;高志鹰;严志宇;刘永军;刘慧;;液相高压脉冲放电产生的冲击波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等离子体医学研讨会会议摘要集[C];2013年

2 王晓鹏;晏乃强;贾金平;王亚林;;脉冲放电去除硫化氢废气[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彦;王翠华;李国锋;;利用双向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灭活大肠杆菌[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唐邈;唐井峰;于达仁;张潮海;;涡旋流场环境下纳秒脉冲放电[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5 魏林生;梁馨;王全园;章亚芳;;脉冲放电臭氧发生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敏感性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6 王厦;徐乐;熊青;郑梦雪;尹锐;;常温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源及其灭菌实验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7 杨楠楠;张家良;潘松;李婷;;激励HF激光的脉冲放电均匀化机制[A];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C];2017年

8 兰生;章婧;;脉冲放电对苯酚直接降解的速率模拟[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9 闫峥;何旭东;刘平香;;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的气泡与声脉冲研究[A];2014年水声对抗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孙冰;王雪梅;朱小梅;;高压脉冲放电处理藻类的研究[A];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五届静电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董映璧;周期脉冲放电水消毒法独辟蹊径[N];科技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马爱平;在环保领域“放电”[N];科技日报;2015年

3 民盟福建省委;雷暴灾害不能小视[N];人民政协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德存;静水压下脉冲放电冲击波特性及其岩体致裂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2 董冰岩;脉冲放电烟气脱硫反应器研究及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3 张若兵;双向窄脉冲放电染料废水脱色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王翠华;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杀菌灭藻及其藻毒素去除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姜雨泽;脉冲放电烟气脱硫、除尘及产物收集相结合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高志鹰;液相脉冲放电效应及管线防生物附着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7 闫鹏;超声振动辅助磨削—脉冲放电复合加工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毛邦宁;纵向高频脉冲放电Ne-CuBr紫外激光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延宗;非平衡等离子体与多孔炭材料降解染料废水的协同效应[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10 章志成;高压脉冲放电破碎岩石及钻井装备研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晓龙;井下液电脉冲冲击特性实验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

2 尹志强;水中高压脉冲放电的液电特性及煤体致裂效果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冬霜;高压脉冲放电扩桩机理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车龙;强脉冲放电对硬岩目标破坏特性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6年

5 胡静;水中脉冲放电的晶闸管控制系统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谷一杉;气液混合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器特性及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雪梅;高压脉冲放电处理藻类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陈飞;基于微能脉冲放电的单道扫描速度建模及其优化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6年

9 黄国良;高压脉冲放电碎岩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郑攀峰;高压脉冲放电协同臭氧处理模拟染料废水[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29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29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6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