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泥岩-地聚合物的露天矿隔水层重构机理及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D745
【图文】:
1 绪论层以上的隔水层被爆破、剥离,浅层地下水无法恢复;第二,内排土场松散土石混合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无法保持足够水分。露天开采对隔水层的破坏是永久性的,虽然大部分露天矿实现了剥离物内排,但松散土石混合材料渗透系数较大,无法满足隔水甚至阻水的要求,这好比给“漏斗”填上沙子、石子,无济于事。要解决露天煤矿水资源保护与恢复问题,需要结合露天矿自身工程特点进行彻底治理。
为保证短时间内重构隔水层能发挥保水功能,需要构“防渗墙”,以防止浅层地下水的横向流失。所以露天矿内排土原则为:构建水平隔水层为主、防渗墙为辅。墙的构建方法、原理以及施工工艺等较为成熟,可通过简单调土场防渗墙的构建,本章仅做简单介绍,以水平重构隔水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构隔水层空间位置与结构特征( Spatial Posr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onstructed Water-blocking 构隔水层构建过程水平隔水构建煤矿开采空间区域原始地层可大致划分为 5 个地质构造层,水层、隔水层、基岩、煤层,如图 2-1 所示。其中隔水层一般透率极小,可以隔断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向下流失,保持地下水常,煤层以上部分包含多个隔水层,隔水层之间为含水层或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腾博;杨旭彤;张小会;宫瑞娟;肖周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J];粘接;2015年10期
2 刘福明;才庆祥;周伟;房健;;露天矿排土场边坡降水入渗规律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7期
3 白海波;戎虎仁;杨城;韦晓琪;王延蒙;陈耀杰;;新集二矿下组煤底板石灰岩层隔水性及应用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4 田会;才庆祥;甄选;;中国露天采煤事业的发展展望[J];煤炭工程;2014年10期
5 李化敏;蒋东杰;李东印;;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矿压及顶板破断特征[J];煤炭学报;2014年10期
6 项元和;于晓杰;魏勇明;;露天矿排土场边坡治理技术[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S1期
7 马英武;古力巴哈;;准东矿区露天矿排土场的水土流失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S1期
8 辛建宝;;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模式探究[J];煤炭工程;2012年S2期
9 袁迎菊;才庆祥;汤万钧;周伟;;露天采矿对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的影响及其对策[J];煤炭工程;2012年05期
10 聂建国;王宇航;;基于ABAQUS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纤维梁模型的开发及应用[J];工程力学;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雁;露天煤矿防渗墙截渗减排机制及工程应用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8年
2 张勃阳;采动影响下陷落柱渗流演化规律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善超;循环加卸载下高孔隙率混凝土力学特性及能量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何华;地聚合物处理软土地基性能与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7年
3 李井;基于“连续梁”模型的巷道顶板支护优化[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4 应治中;近浅埋薄基岩煤层开采隔水层破坏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倩南;基于位移变形理论的空间梁模型分析与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罗涵予;抚顺东露天矿环境现状评价及生态恢复规划[D];吉林大学;2014年
7 田庆余;粘土固化注浆防渗帷幕在固体废物填埋场中的阻滞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40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4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