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开采顺序对采场断层活化突水影响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7:24
【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对于带有断层的工作面在不同开采顺序的条件下进行断层活化突水机理与规律的分析,对工作面塑性区破坏、工作面底板和断层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对于做好矿山水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地开采煤炭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基础断层理论、物理探测技术、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含有断层的工作面在区段开采顺序,断层上下盘开采顺序,煤层上下行开采顺序和前进式后退式开采顺序的等多种情况下进行底板应力、塑性区破坏、渗流特征及顶底板岩层位移变化、断层破碎带剪切应力变化展开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从断层基本特征入手,基于断层的基本力学性质,建立断层的力学模型,分析了断层活化的力学机制,从理论上得出了断层自身导水性能的差异,研究采动矿压影响下底板岩层应力、破坏区的发展机理,以及承压水压力对断层的扩张作用、水楔作用及浸泡崩解作用,阐述了断层活化突水的基本机理。建立采动条件下沿工作面推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在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开采顺序不同的情况下,对比分析推进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应力变化、塑性破坏、渗流特征及顶底板位移变化,断层破碎带剪切应力变化,研究开采顺序影响下断层的突水规律。根据31515工作面具体水文地质条件及断层存在状况,使用PROTEM系列瞬变电磁仪器,探测了 31515工作面底板富水性,通过解释观测数据,得到31515工作面底板岩层含水性视电阻率断面图,并划分出了底板徐灰含水异常区。最后,验证31515工作面底板异常区,结合现场工作面物探结果及数值模拟结论,并考虑工作面具体的水文地质信息,对31515工作面提出留设防水安全煤柱及巷道内疏水降压等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745
【图文】:

技术路线图,开采顺序,断层,异常区域


序煤层上下行开采顺序等情况下所出现的断层构造,分析工作面底、塑性破坏、渗流特征及底板位移变化,研宄先后开采顺序对断层。逡逑(3)根据31515工作面具体水文地质信息及断层存在状况,使用PRO瞬变电磁仪器,对31515工作面进行底板富水性探测,通过解释获并划出底板徐灰含水异常区域。逡逑(4)验证31515工作面底板异常区域,结合现场工作面物探结果及论,并考虑31515工作面实际的水文地质信息,对31515采煤工作列针对性的防水措施。逡逑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逡逑本文分别集合理论与作用机制研宄分析采煤工作面底板突水规律,拟推演对断层对工作面突水数值模拟及防治进行系统的研究。具体如图1.1所示。逡逑|开采顺序对采场断层活化突水影响模拟研宄|逡逑

断层,计算模型,弹性介质,下盘


图2.1断层活化力学计算模型逡逑Fig邋2.1邋Calculation邋model邋of邋Fault邋activation逡逑如图2.1为断层活化力学模型,将断层上盘、下盘看作为均匀的弹性介质,逡逑12逡逑

示意图,周围支,承压力,采场


)断层面内聚力c越大,HIE越大,由此可推出,鉴于压性断层内聚力大,压性断层一般不易产生活化,但逆断层是压性比逆断层更容易产生活化,也就是说逆断层在突水性质上劣矿压对底板岩层破坏机理分析逡逑)采动矿压作用影响下采场附近的应力分布逡逑面开挖过程中,原岩应力会重新分布,使采场周围的三向受的状态,由于开采后采空区顶板岩体成为承重的岩层,承受移在工作面前后方和两侧的煤体上,导致采场周围煤壁产生以在采空区的下方底板形成卸压区,如图2.2所示。工作面中两侧煤体及采空区冒落的矸石上垂直支承压力称为前支承压后支承压力。根据各学者的研宄成果可以得知[14],前支承压20-25m,从煤壁到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距离为0-15m,侧边是15-20m。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凯;上、下山开采采区合理开采顺序初探[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10期

2 魏晓平;毛敏芳;;耗竭资源最优开采顺序的理论、方法及发展趋势[J];科技导报;2006年01期

3 杨志成;;石炭井煤矿煤层开采顺序及保护层选择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年02期

4 耿传成,纪海亮,宋加宏,孙化常,邵长现;有突水威胁采区区段开采顺序的认识[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08期

5 李元辉;刘炜;解世俊;;矿体阶段开采顺序的选择及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程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对矿井开采顺序的影响研究[J];西部资源;2019年04期

7 张绪言;;极近距离煤层的不同开采顺序对下层巷道围岩应力影响分析[J];山西煤炭;2013年08期

8 李新春;刘二文;孙婷;鲍俊平;;矿产资源最优开采顺序决策模型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4期

9 马明军;方祖烈;;西石门铁矿盘区开采顺序的优化[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3年04期

10 徐世年,李志国;井田的阶段开采顺序与环境保护[J];中国矿业;1999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徐世年;李志国;;井田的阶段开采顺序与环境保护[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徐世年;李志国;;群脉型铀矿开采的改进与环保[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玉标;芮勇勤;;倾斜煤层按不同开采顺序开采对路基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井延河;陈西东;;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在八一煤矿的应用[A];山东省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研讨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陶柱群;张文成;郭树林;;空场采矿规划设计有关的几个技术问题探讨[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军;艾维尔沟河道下多煤层合理开采顺序的确定[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2 王嘉伟;开采顺序对采场断层活化突水影响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3 张斌;伊犁四矿工作面开采顺序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万永斌;突出矿井保护层选择及开采顺序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梁晨;采动影响下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开采顺序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李刚;金属矿边界品位与开采计划的关系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郭子源;地下金属矿山上行开采技术与围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管佳林;深部地压分析及安全开采顺序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马驰;地下金属矿诱导致裂理论与工程实践[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李迅;金山店铁矿出矿优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2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782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