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持续适航的航空器运行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2:17
适航管理包括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持续适航的目的是保证航空器运行和维护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任何时间的安全水平始终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持续适航阶段的航空器运行风险管理,涉及到民航局方的持续适航风险控制,制造商的运行支持和航空承运人的航空器安全运行管理,是宏观安全风险管理和微观安全运行的高度综合和集成。航空器运行过程,具有风险来源广泛、风险源之间彼此作用机制复杂等诸多特点,增加了持续适航风险管理的难度。立足于分析持续适航阶段的航空器运行风险及其作用机制,定量预测航空器运行风险,为有效控制航空器持续适航运行风险提供决策支持,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第一,研究了持续适航体系,分析了持续适航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流程关系,总结了持续适航阶段的运行风险控制策略,采集和分析了适航指令的相关信息,说明适航当局通过适航指令对航空器运行风险控制过程。第二,分析了持续适航阶段的航空器运行风险,说明了持续阶段由设计问题引发的运行风险变化规律、由运行因素引发的运行风险变化规律,描述了航空器动态持续适航风险的变化规律,介绍了风险的显性表征不安全事件信息的获取,研究了民机运行风险分析与控制流程,选择了民机运行风险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开展面向持续适航的航空器运行风险建模奠定了基础。第三,统计了历年的《中国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统计报告》,分析导致不安全事件的规律,提取影响运行风险的相关因素。结合不平衡数据的概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降维处理,建立面向持续适航的不安全事件评估监测体系。第四,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器运行风险建模技术。分析了不同风险预测建模方法的优缺点,说明深度学方法在进行航空器运行风险建模中的优势;建立了基于降噪自编码器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航空器运行风险进行预测,与航空器的实际不安全风险情况进行了对比,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分析在役航空器的运行风险,也可以应用到国产大型客机的航空器运行风险预先控制等领域。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328;V221.91
本文编号:2813332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328;V22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龙彪;徐庆宏;孙有朝;;民机持续适航阶段事件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飞机设计;2015年05期
2 雷亚国;贾峰;周昕;林京;;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机械装备大数据健康监测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21期
3 金灿灿;王海燕;左洪福;周虹;;基于SDG和灰色聚类的系统故障风险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年04期
4 马明臻;张新宇;谭春林;刘日平;;航天机构潜在故障模式与故障机理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杨强;孙志礼;赵鑫;张磊;;可测量潜在故障模式的特种设备可靠寿命预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高艳蕾;周燕佩;;持续适航阶段民用航空发动机故障风险分析与评估[J];航空发动机;2010年03期
7 王衍洋;曹义华;;航空运行风险的灰色神经网络模型[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单晶晶;民航不安全事件数据的预测推理与风险识别[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张文涛;民航运输飞机风险评估及可控因素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3 王冠茹;民用飞机运营事件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3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13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