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及其叠置性

发布时间:2020-12-25 14:39
  老厂区块上二叠统龙潭组煤层数较多,垂向序列复杂多变,可能发育叠置煤层气系统,进而影响煤层气成藏特点,并需要研发针对性的开发工艺技术。为此,论文充分提取煤田勘探资料中的煤层气地质信息,结合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成果以及样品实验测试资料,针对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叠置性开展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认识。基于沉积学标志和测井响应标志,将龙潭组划分为四个三级层序(SQ1~SQ4)。其中,SQ1在区内基本缺失。以典型钻孔为对象,从视储层压力、煤层含气量、孔渗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龙潭组煤层气系统叠置性显现特征,发现煤层气系统垂向分布与层序地层格架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建立了关键层封隔性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结合现代构造应力场、煤层气系统叠置性显现特征等地质依据,判断了断层和关键层的封闭性。以测井识别为基础,在龙潭组内部识别出两套关键层组,进而综合考虑煤层含气量和压力系数垂向变化规律,将龙潭组划分为三个煤层气系统,并揭示了它们的横向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建立了叠置性指数F,用以评价煤层气系统的叠置程度。研究提出,以F=0.5为界可作为判断上、下相邻煤层气系统是否相互独立的依据。判识结果显示,在老厂区块范围内,以四勘...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老厂区块煤层气系统及其叠置性


华南地区构造分区图(据郑和荣等改,2010)

老厂,构造纲要图,区块


2 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弥勒—师宗断裂控制着现今老厂区块的整体构造框架,其走向为 NE—SW 向面上构造形迹弯曲明显,形成于晋宁运动。二叠纪时,处于拉张性质的古应力层两盘接触不紧密,并控制着含煤地层的沉积;现今处于挤压应力场中,断层两合紧密,具有压剪性断裂的特征,断裂带破碎严重,大量由岩浆活动生成的镁铁露。.2.2 区块构造老厂区块西北部为弥勒—师宗断裂,东南部为富村断裂,夹于两者之间,主要厂复背斜和断裂组成。断裂发育在老厂背斜两侧和周边部分区域,规模较大的断往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作为勘查区边界。平面上构造迹线基本以 NE—SW 向为主S 向次之。此外,以老厂背斜为砥柱,具有环形旋卷构造特征(图 2-3)。

地质剖面图,区块,老厂,地质剖面图


图 2-4 老厂区块 A-A’地质剖面图Figure 2-4 Geological profile ofA-A’line in Laochang block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The impact of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n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in West Henan, China[J]. Zhaodan Cao,Baiquan Lin,Ting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02)
[2]Optimization methods of production layer combination for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in multi-coal seams[J]. YANG Zhaobiao,ZHANG Zhengguang,QIN Yong,WU Congcong,YI Tongsheng,LI Yangyang,TANG Jun,CHEN Ji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02)
[3]基于孔径组分的核磁共振测井渗透率计算新方法——以中东A油田生物碎屑灰岩储集层为例[J]. 韩玉娇,周灿灿,范宜仁,李潮流,袁超,丛云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1)
[4]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叠置含气系统中菱铁质泥岩测井识别及地质意义[J]. 肖骞,沈玉林,秦勇,申建,顾娇杨,张春良.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4)
[5]云南恩洪-老厂煤层气勘查区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策略[J]. 贾高龙,莫日和,赖文奇,袁燊,张三科.  中国海上油气. 2016(01)
[6]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煤系“三气”及深部煤层气开采中的共性地质问题[J]. 秦勇,申建,沈玉林.  煤炭学报. 2016(01)
[7]基于测井多参数的复杂储层岩性综合识别[J]. 何羽飞,万金彬,刘淼,程道解,邢军,黄娅.  测井技术. 2015(01)
[8]云南老厂矿区煤层气地质条件[J]. 蒋天国,马樱燕,刘胜彪.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5(01)
[9]老厂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与资源潜力分析[J]. 陈召英,陈孝峰.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4(05)
[10]盖层测井资料识别与评价[J]. 杨涛涛,王霞.  油气地球物理. 2014(03)

博士论文
[1]沁水盆地南部太原组含煤层气系统及其排采优化[D]. 张政.中国矿业大学 2016
[2]古交区块石炭二叠系含煤层气系统[D]. 汪岗.中国矿业大学 2016
[3]多煤层含气系统识别研究[D]. 袁学旭.中国矿业大学 2014
[4]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煤层气成藏的控制[D]. 窦新钊.中国矿业大学 2012
[5]滇东、黔西晚二叠世煤的沉积学特征及古环境意义[D]. 汪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6]多煤层叠置条件下的煤层气成藏作用[D]. 杨兆彪.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滇东老厂矿区煤层气地质特征及甜点区段优选[D]. 王肖.中国矿业大学 2017
[2]基于测井数据的岩性识别方法研究[D]. 李保霖.西安科技大学 2012
[3]盖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D]. 范翔宇.西南石油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37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37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