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热启动喷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20:26
为解决传统闭式洒水喷头安装的局限性,分析了传统闭式洒水喷头的吸热方式,揭示了传统闭式洒水喷头不能有效吸收辐射热的原因。根据辐射热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提高喷头感温元件吸收辐射热的方法并设计研发了辐射热启动喷头。为验证辐射热启动喷头的启动优势,进行了辐射热源和油盘火试验,对辐射热启动喷头和传统闭式洒水喷头的启动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法与热烟气进行对流换热的情况下,辐射热启动喷头能够通过吸收辐射热而启动。分析总结了影响喷头启动速度的因素以及在实际火灾条件下,辐射热启动喷头的热交换情况。
【文章来源】: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感温元件受热情况示意图
此项目综合采用前2种方法设计研发辐射热启动喷头。其中,喷头感温元件的材质选用铜片,铜片之间采用74℃的融化的焊料进行焊接。为提高铜片对辐射热的吸收效果,在铜片上涂刷对辐射热有高吸收率的涂料(吸收率≥0.95)。喷头实物如图2所示。该型喷头通过将感温元件设置在喷头的最外侧,使感温元件既能吸收对流热,也能够直接接收燃烧物发出的辐射热,从而使喷头能够快速启动。2 试验
该试验利用辐射热源发射装置,产生辐射热强度分别为4、2 kW/m2的辐射热。记录2种喷头在同一辐射热强度下的启动时间。试验布置如图3所示,试验结果见表2、表3所示。通过2种辐射热强度下的试验结果可知,随着辐射热强度的提高,喷头的启动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进型细水雾喷头雾化特性及灭火试验研究[J]. 陈健,许开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07)
[2]闭式旋转型雨淋喷头的试验研究[J]. 张强,杨燕杰,沈贺坤,张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05)
[3]多喷嘴组合式细水雾喷头油盆灭火试验与分析[J]. 弓永军,衣正尧,王祖温,张增猛.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许剑方.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11)
[5]火灾中闭式喷头响应时间的概率分布特性研究[J]. 徐晓玲,姚斌,陈素娜,陈跃光. 火灾科学. 2010(02)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响应时间预测方法研究[J]. 刘文利,吕振纲,冉鹏,康健. 建筑科学. 2007(01)
[7]火灾中闭式喷头响应特性研究[J]. 张村峰,霍然,李元洲. 中国工程科学. 2005(11)
本文编号:2981474
【文章来源】: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感温元件受热情况示意图
此项目综合采用前2种方法设计研发辐射热启动喷头。其中,喷头感温元件的材质选用铜片,铜片之间采用74℃的融化的焊料进行焊接。为提高铜片对辐射热的吸收效果,在铜片上涂刷对辐射热有高吸收率的涂料(吸收率≥0.95)。喷头实物如图2所示。该型喷头通过将感温元件设置在喷头的最外侧,使感温元件既能吸收对流热,也能够直接接收燃烧物发出的辐射热,从而使喷头能够快速启动。2 试验
该试验利用辐射热源发射装置,产生辐射热强度分别为4、2 kW/m2的辐射热。记录2种喷头在同一辐射热强度下的启动时间。试验布置如图3所示,试验结果见表2、表3所示。通过2种辐射热强度下的试验结果可知,随着辐射热强度的提高,喷头的启动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进型细水雾喷头雾化特性及灭火试验研究[J]. 陈健,许开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7(07)
[2]闭式旋转型雨淋喷头的试验研究[J]. 张强,杨燕杰,沈贺坤,张磊.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05)
[3]多喷嘴组合式细水雾喷头油盆灭火试验与分析[J]. 弓永军,衣正尧,王祖温,张增猛.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0(06)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许剑方.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11)
[5]火灾中闭式喷头响应时间的概率分布特性研究[J]. 徐晓玲,姚斌,陈素娜,陈跃光. 火灾科学. 2010(02)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洒水喷头响应时间预测方法研究[J]. 刘文利,吕振纲,冉鹏,康健. 建筑科学. 2007(01)
[7]火灾中闭式喷头响应特性研究[J]. 张村峰,霍然,李元洲. 中国工程科学. 2005(11)
本文编号:298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8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