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因素定量分析与预防干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9 03:46
近几年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数量及规模得到空前发展,工矿商贸从业人员数量达到历史顶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建设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导致生产安全事故频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的局面。为了逐步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需要掌握事故发生规律,为制定安全生产政策以及事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为此,本文以重大事故的定量分析及事故预防干预模式为研究对象,针对重大事故因素特征、定量分析方法及事故预防等关键问题作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1)系统分析了重大事故及其演变过程。明确重大事故的内涵,从能量的角度总结分析了重大事故的演化过程和特征,研究了典型重大事故发生扩散阶段的演化机理,并分析了事故因素对事故四个演化阶段的影响。(2)事故影响因素的数量特征研究。对重大事故因素进行多层次分解,采用二进制数对重大事故因素赋值的方法构造描述事故的二进制向量及二进制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分析了我国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和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的数量特征。(3)构建基于多元线性模型的事故影响因素定量模型。对事故多因素的逐层建模原理进行探讨,在重大事故因素三...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事故致因机理的研究现状
1.2.2 事故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
1.2.3 事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1.2.4 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大事故及其演化过程
2.1 重大事故的内涵
2.2 重大事故演化机理
2.2.1 重大事故形成的基本条件
2.2.2 重大事故演化过程
2.2.3 典型重大事故的演化过程
2.2.4 典型重大事故发生扩散阶段的演化机理
2.3 重大事故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1 重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分类体系的构建
3.2 重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2.1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2.2 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3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统计分析
3.3.1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分析方法
3.3.2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3.3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大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研究
4.1 事故因素的层次分解原理
4.2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构建原理
4.3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构建
4.3.1 事故系统随机性弱化处理
4.3.2 事故影响因素特征值的确定
4.3.3 事故底层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4.3.4 模型特征常数的确定
4.3.5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及误差计算
4.3.6 模型的数据预测方法
4.4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应用研究
4.4.1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建模分析与数据预测
4.4.2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建模分析与数据预测
4.5 模型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大事故预防干预模式及预防对策研究
5.1 重大事故预防干预模式研究
5.1.1 事故的宏观预防干预模式
5.1.2 事故的微观预防干预模式
5.2 重大事故因素相对贡献度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5.2.1 重大事故因素相对贡献度评估原理
5.2.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事故因素评估方法
5.2.3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因素评估
5.2.4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素评估
5.3 重大事故预防对策分析
5.3.1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5.3.2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对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重大事故因素二进制数据表
附录 2 相关定量模型的 Matlab 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瓦斯爆炸致因研究[J]. 李树砖,田水承,郭彬彬. 陕西煤炭. 2011(04)
[2]机械原因飞行事故诱因的分析与预测研究[J]. 甘旭升,端木京顺,丛伟,高建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05)
[3]风物长宜放眼量——安全生产形势与近中期演变趋势考量[J].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6)
[4]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J]. 武克军,王小鹏,施亚岚,王雅雯. 人民黄河. 2010(10)
[5]IAHP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环境因素评价中的应用[J]. 穆波,王廷春,丁晓刚,靳涛,张乃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08)
[6]基于尖点突变的人群拥挤模型研究[J]. 王丽娜,王恒山. 灾害学. 2010(02)
[7]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 王思长,折学森,李毅,穆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0(03)
[8]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J]. 朱桂明,程凌,高健,王宁生,吴龙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2)
[9]基于内外因素分析的边坡突变模型分析[J]. 高文龙,姜耀东,湛川. 山西建筑. 2009(35)
[10]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 姜伟,周心权,刘亚楠.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9(05)
博士论文
[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模型及其预防方法[D]. 马壮林.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 郭健.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建筑施工事故预测与控制对策研究[D]. 卢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2]典型生产事故调查分析及事故能量机理初探[D]. 张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行为决策失误事故及预防控制对策研究[D]. 王春源.山东科技大学 2006
[4]安全事故当量指数研究[D]. 裴晶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5]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及控制研究[D]. 雷兢.福州大学 2005
[6]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辨识与控制技术之研究[D]. 郑建湖.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86273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事故致因机理的研究现状
1.2.2 事故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
1.2.3 事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
1.2.4 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重大事故及其演化过程
2.1 重大事故的内涵
2.2 重大事故演化机理
2.2.1 重大事故形成的基本条件
2.2.2 重大事故演化过程
2.2.3 典型重大事故的演化过程
2.2.4 典型重大事故发生扩散阶段的演化机理
2.3 重大事故演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1 重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分类体系的构建
3.2 重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2.1 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2.2 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3.3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统计分析
3.3.1 重大事故因素特征分析方法
3.3.2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3.3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重大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研究
4.1 事故因素的层次分解原理
4.2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构建原理
4.3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构建
4.3.1 事故系统随机性弱化处理
4.3.2 事故影响因素特征值的确定
4.3.3 事故底层影响因素权重系数的确定
4.3.4 模型特征常数的确定
4.3.5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及误差计算
4.3.6 模型的数据预测方法
4.4 事故因素定量模型的应用研究
4.4.1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建模分析与数据预测
4.4.2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建模分析与数据预测
4.5 模型误差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大事故预防干预模式及预防对策研究
5.1 重大事故预防干预模式研究
5.1.1 事故的宏观预防干预模式
5.1.2 事故的微观预防干预模式
5.2 重大事故因素相对贡献度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5.2.1 重大事故因素相对贡献度评估原理
5.2.2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事故因素评估方法
5.2.3 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因素评估
5.2.4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素评估
5.3 重大事故预防对策分析
5.3.1 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5.3.2 火灾爆炸事故预防对策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重大事故因素二进制数据表
附录 2 相关定量模型的 Matlab 计算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瓦斯爆炸致因研究[J]. 李树砖,田水承,郭彬彬. 陕西煤炭. 2011(04)
[2]机械原因飞行事故诱因的分析与预测研究[J]. 甘旭升,端木京顺,丛伟,高建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05)
[3]风物长宜放眼量——安全生产形势与近中期演变趋势考量[J]. 刘铁民.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6)
[4]基于突变级数法的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度评价[J]. 武克军,王小鹏,施亚岚,王雅雯. 人民黄河. 2010(10)
[5]IAHP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环境因素评价中的应用[J]. 穆波,王廷春,丁晓刚,靳涛,张乃文.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0(08)
[6]基于尖点突变的人群拥挤模型研究[J]. 王丽娜,王恒山. 灾害学. 2010(02)
[7]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 王思长,折学森,李毅,穆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0(03)
[8]石化企业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研究[J]. 朱桂明,程凌,高健,王宁生,吴龙英.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2)
[9]基于内外因素分析的边坡突变模型分析[J]. 高文龙,姜耀东,湛川. 山西建筑. 2009(35)
[10]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价[J]. 姜伟,周心权,刘亚楠.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9(05)
博士论文
[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时空分析模型及其预防方法[D]. 马壮林.北京交通大学 2010
[2]突变理论在复杂系统脆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 郭健.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我国建筑施工事故预测与控制对策研究[D]. 卢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2]典型生产事故调查分析及事故能量机理初探[D]. 张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3]行为决策失误事故及预防控制对策研究[D]. 王春源.山东科技大学 2006
[4]安全事故当量指数研究[D]. 裴晶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
[5]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及控制研究[D]. 雷兢.福州大学 2005
[6]道路交通事故危险因素辨识与控制技术之研究[D]. 郑建湖.福州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86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86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