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客行为特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紧急疏散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1:16
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占地面积少、载客量大、运营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很多城市通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来减轻道路交通拥挤的压力。车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乘客集散和乘降的重要区域,其客流量大,流线复杂,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车站在运营时的重要组织工作也包括车站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怎样快速、安全地将车站内旅客疏散到安全地点。研究人员在以保护旅客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目的,通过制定以车站环境条件和突发事件性质为依据的科学、合理的紧急疏散策略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首先,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紧急疏散的概念及突发事件的类型,对车站设备设施的布置形式进行分析并依据其在疏散中的特点进行分类,通过比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急疏散标准与美国的不同,指出我国疏散标准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了车站内各设备疏散能力的计算方法。其次,根据紧急疏散的物理环境和具体模式,以旅客在紧急疏散过程中表现出的几种常见的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把车站物理环境中行人的疏散模式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围绕环境、心理、行为三位一体的综合行人疏散模式。详细描述本文所选择的社会力模型的原理和参数设置以及Anylogic软件的建模过程。通过研究行...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
(2)侧式站台,是指上下行轨道从中间穿过,上下行站台分别设在轨道两侧。与式站台对比可以看出,上下行候车旅客和上车旅客不存在交叉现象,旅客在选择疏散径时只能选择与站台连接的楼、扶梯,最后在站厅相遇。在旅客站台设计时首先要实调查统计上下行方向客流量,如上下行方向客流量相等,由于侧式站台在进行应急疏时把上下行方向客流分开来进行疏散,降低旅客在疏散过程中产生混乱、踩踏等事件发生,应设计侧式站台。如上下行客流量不相等,在进行紧急疏散时两侧站台的使用存在差异,降低整体疏散效率,这时应设计岛式站台。2.2.2 设施空间布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由各种设施设备组成,在设计设施设备的布局时,要考虑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对于不同的布局和连接关系影响着旅客在疏散路径的选择,在定疏散方案时也不同,旅客整体疏散效果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车站的设施设备进行空间结构的分析,根据功能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地面站厅层、站台层和换乘层四种[26],如图 2.1 所示。站台层换乘层 站厅层 地面层
性做出合理的评价,构建基于疏散环境、旅3.1 行人疏散模式构建依据及内容早期主要是对行人疏散模式的宏观研究征和疏散规律。现阶段,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特征仿真模拟的真实性是目前关注的热点。件假设不够合理,所得结果片面性强,难以环境、旅客心理及旅客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入城市轨道交通特性。3.1.1 构建依据与思路总体上将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TP理性的状态下,行为意向是由人脑对环境、实际生活中,由主观规范、态度和知觉行为断和处理能力,如图 3.1 所示。主观规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J]. 刘娜,王宏斌.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01)
[2]改进社会力的双向行人流模型研究[J]. 张海均,施化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16)
[3]地铁不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研究[J]. 郭雩,何理,石杰红,肖国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04)
[4]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J]. 陈绍宽,刘爽,肖雄,洪婧,毛保华. 铁道学报. 2012(01)
[5]地铁换乘站不同设施区域乘客走行速度分析[J]. 杨涵,伍梦欢,张含笑,刘智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S1)
[6]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的调查与分析[J]. 刘栋栋,赵斌,李磊,张蕊,赵东拂,曾杰,蒋方. 建筑科学. 2011(05)
[7]地铁突发事件(火灾)中人的安全行为研究[J]. 李森,李代忠.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1)
[8]基于家庭集群模式的高层住宅紧急疏散模型优化[J]. 翁小雄,魏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04)
[9]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J]. 廖明军,李克平,王凯英,孟宪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1)
[10]人员恐慌行为下闸机和自动扶梯疏散效率研究[J]. 李胜利,魏东,梁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2)
博士论文
[1]人员疏散的多作用力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 于彦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观仿真理论[D]. 李得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心理学的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研究[D]. 冯俊辉.昆明理工大学 2010
[2]人员疏散的社会力修正模型及其仿真研究[D]. 罗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3]铁路大型客运枢纽站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 刘民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8
[4]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D]. 李晓萌.清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8945
【文章来源】: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框架
(2)侧式站台,是指上下行轨道从中间穿过,上下行站台分别设在轨道两侧。与式站台对比可以看出,上下行候车旅客和上车旅客不存在交叉现象,旅客在选择疏散径时只能选择与站台连接的楼、扶梯,最后在站厅相遇。在旅客站台设计时首先要实调查统计上下行方向客流量,如上下行方向客流量相等,由于侧式站台在进行应急疏时把上下行方向客流分开来进行疏散,降低旅客在疏散过程中产生混乱、踩踏等事件发生,应设计侧式站台。如上下行客流量不相等,在进行紧急疏散时两侧站台的使用存在差异,降低整体疏散效率,这时应设计岛式站台。2.2.2 设施空间布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由各种设施设备组成,在设计设施设备的布局时,要考虑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对于不同的布局和连接关系影响着旅客在疏散路径的选择,在定疏散方案时也不同,旅客整体疏散效果存在很大差异。通过对车站的设施设备进行空间结构的分析,根据功能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地面站厅层、站台层和换乘层四种[26],如图 2.1 所示。站台层换乘层 站厅层 地面层
性做出合理的评价,构建基于疏散环境、旅3.1 行人疏散模式构建依据及内容早期主要是对行人疏散模式的宏观研究征和疏散规律。现阶段,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特征仿真模拟的真实性是目前关注的热点。件假设不够合理,所得结果片面性强,难以环境、旅客心理及旅客行为特征三个方面入城市轨道交通特性。3.1.1 构建依据与思路总体上将心理学中的计划行为理论(TP理性的状态下,行为意向是由人脑对环境、实际生活中,由主观规范、态度和知觉行为断和处理能力,如图 3.1 所示。主观规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瓶颈口优化研究[J]. 刘娜,王宏斌.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8(01)
[2]改进社会力的双向行人流模型研究[J]. 张海均,施化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16)
[3]地铁不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调查问卷研究[J]. 郭雩,何理,石杰红,肖国清.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04)
[4]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J]. 陈绍宽,刘爽,肖雄,洪婧,毛保华. 铁道学报. 2012(01)
[5]地铁换乘站不同设施区域乘客走行速度分析[J]. 杨涵,伍梦欢,张含笑,刘智丽.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1(S1)
[6]北京南站行人特征参数的调查与分析[J]. 刘栋栋,赵斌,李磊,张蕊,赵东拂,曾杰,蒋方. 建筑科学. 2011(05)
[7]地铁突发事件(火灾)中人的安全行为研究[J]. 李森,李代忠.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S1)
[8]基于家庭集群模式的高层住宅紧急疏散模型优化[J]. 翁小雄,魏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04)
[9]行人交通微观仿真研究综述[J]. 廖明军,李克平,王凯英,孟宪强.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01)
[10]人员恐慌行为下闸机和自动扶梯疏散效率研究[J]. 李胜利,魏东,梁强.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0(02)
博士论文
[1]人员疏散的多作用力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D]. 于彦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8
[2]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观仿真理论[D]. 李得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心理学的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研究[D]. 冯俊辉.昆明理工大学 2010
[2]人员疏散的社会力修正模型及其仿真研究[D]. 罗茜.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
[3]铁路大型客运枢纽站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模型与方法的研究[D]. 刘民伟.北京交通大学 2008
[4]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D]. 李晓萌.清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88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8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