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
本文关键词:某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也是煤炭生产、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高达60%-70%。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煤炭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充当第一能源的角色。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化工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等项目,接踵而至。煤制天然气与其他煤化工技术相比,具有流程短、能效高、技术相对成熟、投资成本低、污染物排放少等优势。然而有关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的研究较少。研究目的识别煤制天然气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防护方法及设施情况进行调研,提出防控对策,为保护煤化工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对象与方法选择某煤制天然气企业,对其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和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详细了解项目生产工艺、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对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有害化学物等)及采光照明按照采样规范和检测标准方法进行测定。研究结果1.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生产工艺及现场调研,煤制气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煤尘、矽尘)、化学毒物(一氧化碳、氨)、物理因素(噪声)等。2.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企业针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尘防毒、防噪、防工频电场、防高温等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但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情况。3.有毒有害化学物:共检测20种,其中净化系统变换工段一氧化碳短时间接触浓度(19.1~35.6 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30mg/m3)的18.7%;动力系统炉内加药间氨短时间接触浓度(25.7~34.2mg/m3)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30mg/m3)的14.3%,其他工作场所有毒有害化学物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和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均不超过职业接触限值。4.粉尘:100个工作地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有20%的检测点超限,超限点主要分布在输煤系统(输煤皮带头尾、卸煤、碎煤)和动力系统(灰库放灰和渣仓放渣);检测63个岗位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有27%的岗位超限,超限岗位以输煤系统(工程车司机、皮带保洁工和皮带巡检工)和动力系统(炉保洁工)为主。5.噪声:对249个作业点噪声强度进行了定点检测,17.3%检测点噪声强度超限,输煤系统超限率最高。检测82个岗位的个体噪声剂量强度,有36.6%岗位超限,超限点主要分布在输煤系统(55.0%的皮带巡检工和70.0%的皮带保洁工)、动力系统(33.3%的保洁工)和空分系统(100.0%的巡检工),其他物理因素检测结果不超限。研究结论1.煤制天然气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一氧化碳、氨、噪声等。2.本项目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输煤系统的煤尘、噪声;动力系统的矽尘、氨、噪声;空分系统的噪声;净化系统的一氧化碳。3.现有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不能完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议完善关键控制点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和运行,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关键词】:煤制气 职业病危害 调查与研究 防控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34
【目录】:
- 中文摘要10-12
- ABSTRACT12-15
- 前言15-17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7-22
- 1.1 研究对象17
- 1.2 调查方法17-21
- 1.2.1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17
- 1.2.2 检查表法17
- 1.2.3 检验检测法17-21
- 1.3 调查的主要内容21
- 1.4 质量控制21-22
- 2 结果22-47
- 2.1 煤制气工程分析22-25
- 2.1.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22-23
- 2.1.2 劳动定员23-24
- 2.1.3 主要生产工艺24-25
-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25-29
- 2.2.1 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布25-27
- 2.2.2 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27-28
- 2.2.3 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28-29
- 2.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29-32
- 2.3.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29-30
- 2.3.2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浓度检测结果30-31
- 2.3.3 工作场所噪声检测结果31-32
- 2.3.4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高温、照度、紫外辐射强度检测结果32
- 2.4 主要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调查结果32-44
- 2.4.1 防尘措施调查结果32-34
- 2.4.2 防毒措施调查结果34-37
- 2.4.3 防噪减振措施调查结果37-40
- 2.4.4 防暑降温措施调查结果40
- 2.4.5 防寒措施调查结果40-41
- 2.4.6 工频电场的防护措施调查结果41
- 2.4.7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调查结果41
- 2.4.8 应急救援设施调查结果41-44
- 2.5 职业卫生管理调查结果44-47
- 2.5.1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及人员44
- 2.5.2 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44
- 2.5.3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44-45
- 2.5.4 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45
- 2.5.5 职业卫生培训情况45
- 2.5.6 职业健康监护制度45-46
- 2.5.7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46
- 2.5.8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46
- 2.5.9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46
- 2.5.10 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46-47
- 3 讨论47-54
- 3.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分析与讨论47-48
- 3.2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讨论48-51
- 3.2.1 防尘措施48
- 3.2.2 防毒措施48
- 3.2.3 防噪措施48-49
- 3.2.4 防暑降温措施49
- 3.2.5 防寒措施49
- 3.2.6 工频电场防护措施49
- 3.2.7 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49-50
- 3.2.8 应急救援措施50
- 3.2.9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50-51
- 3.2.10 职业健康监护措施51
- 3.3 结论和建议51-52
- 3.4 本研究的特色52-53
-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9-60
- 学位论文评阅读及答辩情况表60-61
- 附录61-1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云;;职业病危害 你知道多少?[J];安全与健康;2007年17期
2 张金龙;;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的判定问题[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年02期
3 王伟;赵国平;孙继国;乔卫峰;;氯气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对策[J];中国氯碱;2012年10期
4 张健;;建材企业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分析与防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S1期
5 张忠彬;孙庆云;郭金玉;廖海江;李戬;陈建武;;区域职业病危害风险综合评价及管理初探[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08期
6 于业海;美国职业病的严重危害和采取的措施[J];劳动保护;1979年12期
7 聂云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中存在的问题[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3年11期
8 张宏波;;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势在必行[J];劳动保护;2013年12期
9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的通知[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10 董绍军;;合理调饮食 远离职业病[J];烹调知识;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小云;;浅谈水电工程施工期职业病危害的现状调查和现场检测[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成光;;某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及评价[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金龙;焦建栋;;无锡市男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群吸烟的现状调查[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4 陈会祥;黄德寅;;风险分级方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中的应用[A];中华预防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职业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赵鹏;杜义庆;金杰;;关于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技术的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张宝林;侯文胜;余全军;张丽芳;杜金亮;周晓珉;;某油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江涛;;辽河油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七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现状与管理[A];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金宏;周京玲;;测井职业病及职业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建议[A];第六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晓斌;黄慧隆;宋雅辉;梅敏峰;;某电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A];2012年铁路卫生防疫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春玲邋实习生 杨臻;首家企业接受职业病危害评价[N];黄石日报;2007年
2 刘铮邋郝亚琳;安监总局将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摸底[N];经理日报;2007年
3 吴沛;华蓥全面部署开展职业病危害申报[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4 记者 葛云峰;陕西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减少[N];健康报;2010年
5 记者 李犁 通讯员 池秋仪;全省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进度加快[N];云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范春生;沈阳:单位未告知职业病危害将罚[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记者 郭东;职业病危害首次成为“一票否决”项[N];河北日报;2014年
8 记者 代桂云 通讯员 张永友;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新增[N];人民政协报;2014年
9 记者 蔡岩红;职业病危害应如实告知[N];法制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兰伦华;我省职业病危害情况不容乐观[N];贵州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立;石家庄市铸造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巧丽;重庆秀山锰矿地下开采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及控制研究[D];重庆科技学院;2016年
3 翟玲;煤矿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岳古梅;某电厂2×600MW燃煤机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鹏飞;职业健康风险指数法和职业卫生管理评价法在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瑞妮;XM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7 赵铭;排山楼金矿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8 韩金子;煤矿职业病危害评价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9 刘润雨;某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D];山东大学;2016年
10 谭卫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实践与探讨[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某煤制天然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9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