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城岭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与瓦斯预测
发布时间:2021-01-29 18:52
瓦斯是煤层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特殊的气体地质体,它的生成、运移、保存及富集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及控制。研究煤矿的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规律对厘清我国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其地质控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区域地质演化理论,从区域地质构造演化、构造应力场演化等方面,对盘城岭煤矿所处的矿区、矿井瓦斯赋存地质构造控制规律进行逐级分析,结合盘城岭煤矿瓦斯地质参数,从而揭示出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突出危险性预测,有的放矢的进行瓦斯预测和治理。盘城岭煤矿位于沁水盆地北端,主要受东西向构造、北北东向构造及其复合构造的控制,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表现为北东东向,北西、北北西向构造表现为挤压和压扭作用。该矿井发育有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构造。本文在分析瓦斯赋存区域构造控制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矿井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揭示了矿井瓦斯地质规律,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危险性预测。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2.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2.3 瓦斯
2.4 含煤岩系和煤层
2.5 煤质特征
2.6 水文地质特征
3 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研究
3.1 沁水盆地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3.2 沉积演化与二次生烃作用
3.3 构造应力场演化
3.4 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分析
4 盘城岭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4.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1 断层
4.1.2 褶皱
4.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3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4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5 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7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5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5.1 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5.1.1 煤厚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2 地质构造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3 埋藏深度及围岩性质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4 构造煤分布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试
5.3 突出危险性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沁水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游离气藏的控制作用[J]. 李月,林玉祥,于腾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2]晋获断裂带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J]. 孙丽娜,金学申,温超,边鹏飞. 华北地震科学. 2009(04)
[3]煤层气成藏的宏观动力能条件及其地质演化过程——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J]. 吴财芳,秦勇,傅雪海,曾勇. 地学前缘. 2005(03)
[4]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J]. 翟明国,孟庆任,刘建明,侯泉林,胡圣标,李忠,张宏福,刘伟,邵济安,朱日祥. 地学前缘. 2004(03)
[5]晋获断裂带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J]. 关英斌,李海梅. 中国煤田地质. 1999(04)
[6]晋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J]. 关英斌,李海梅. 煤. 1999(06)
[7]沁水盆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陈刚. 西北地质科学. 1997(02)
[8]晋获断裂带古应力研究[J]. 李海梅,关英斌,王玉安. 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3007412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2 矿井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隶属关系
2.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
2.3 瓦斯
2.4 含煤岩系和煤层
2.5 煤质特征
2.6 水文地质特征
3 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研究
3.1 沁水盆地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3.2 沉积演化与二次生烃作用
3.3 构造应力场演化
3.4 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特征分析
4 盘城岭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4.1 断层、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1.1 断层
4.1.2 褶皱
4.2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3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4 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5 煤厚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6 岩溶陷落柱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4.7 瓦斯含量分布及预测研究
5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
5.1 突出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
5.1.1 煤厚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2 地质构造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3 埋藏深度及围岩性质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1.4 构造煤分布与瓦斯突出的关系
5.2 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参数测试
5.3 突出危险性预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沁水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游离气藏的控制作用[J]. 李月,林玉祥,于腾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1(04)
[2]晋获断裂带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J]. 孙丽娜,金学申,温超,边鹏飞. 华北地震科学. 2009(04)
[3]煤层气成藏的宏观动力能条件及其地质演化过程——以山西沁水盆地为例[J]. 吴财芳,秦勇,傅雪海,曾勇. 地学前缘. 2005(03)
[4]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J]. 翟明国,孟庆任,刘建明,侯泉林,胡圣标,李忠,张宏福,刘伟,邵济安,朱日祥. 地学前缘. 2004(03)
[5]晋获断裂带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J]. 关英斌,李海梅. 中国煤田地质. 1999(04)
[6]晋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J]. 关英斌,李海梅. 煤. 1999(06)
[7]沁水盆地燕山期构造热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陈刚. 西北地质科学. 1997(02)
[8]晋获断裂带古应力研究[J]. 李海梅,关英斌,王玉安. 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300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0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