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中低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对煤自燃标志性气体产出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19:03
  利用易发生自燃反应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中低变质程度煤进行程序升温-气相色谱联机实验和低温氮气吸附实验,从煤的微观孔隙结构分析煤自燃标志性气体的产出规律。结果表明:中低变质程度煤中,随着变质程度的升高,煤体中大孔减少而中小孔增多,不易气体流通,致使煤自燃标志性气体CO和C2H4出现的温度点推迟,煤越不易自燃。 

【文章来源】: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46(07)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中低变质程度煤孔隙结构对煤自燃标志性气体产出的影响研究


CO随温度变化

温度,焦煤,褐煤,产量


通过色谱分析,得到了3种煤样升温氧化过程中C2H4的释放情况,如图2。由图2可知,褐煤、气煤和焦煤分别在80,130,160 ℃开始出现C2H4。煤阶越低,产出C2H4温度点越早、产量越大。随着煤温的升高,C2H4的产量递增且增幅明显,200 ℃以后区别更为明显,240 ℃时褐煤C2H4释放量为焦煤的7倍有余。

曲线,气煤,褐煤,曲线


多伦褐煤等温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自燃特性及自然发火预测预报指标体系研究[J]. 秦毅,杨胜强,黄维,谭雪.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6(07)
[2]煤自燃加速氧化阶段指标气体优选实验研究及分析[J]. 朱令起,杨帆,刘聪.  煤矿机械. 2016(06)
[3]煤自燃中的各种基元反应及相互关系:煤氧化动力学理论及应用[J]. 王德明,辛海会,戚绪尧,窦国兰,仲晓星.  煤炭学报. 2014(08)
[4]煤低温氧化过程中自由基浓度与气体产物之间的关系[J]. 戴广龙.  煤炭学报. 2012(01)

博士论文
[1]煤氧化自燃微观特征及其宏观表征研究[D]. 张嬿妮.西安科技大学 2012
[2]煤中活性基团的氧化及自反应过程[D]. 戚绪尧.中国矿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9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09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