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1-31 16:06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高,为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研究实现了许多化工工艺风险评估技术和相关的化工工艺安全评估内容;例如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化工爆炸事故中的应用等。本文要研究的核心内容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实时数据对化工安全生产过程的实时评估,降低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安全评估的实时有效性。本文将问题归属于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实时数据的采集并基于数据融合的数据预处理和化工工艺安全评估问题。针对以上所提出的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TFN-AHP化工工艺安全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分析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实时传感器数据,并对其进行基于数据融合的数据预处理,接着采用TFN-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层次指标体系,最后通过多层次综合评价对危险化工工艺进行安全评估。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实时数据存在一定的不一致、重复、含噪声、维度高等问题,即传感器所获得的实时数据是存在误差性,于后续评估的结果是不利的,本文结合人工鱼群算法在聚类上的应用,首先对包含地理位置的三维坐标进行聚类,...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危险化工工艺安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神经网络训练过程

流程图,遗传算法,流程图,风险评估


图 1-3 遗传算法流程图遗传因子能更好地模拟模糊关系,有效地提高融合精度,论,从而对多源信息源存在可靠性、冗余度、互补性问题数据进行融合。因此,该方法逐渐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全局搜索方法,能在搜索过程中获取和积累相关知识,自风险评估研究现状估覆盖了多方位、多领域。近年来,我国工业、网络、科可持续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急速发展的背后却息安全风险评估、生产安全风险评估等各方面各领域安全证公司顺利经营运作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风险评估是防产、生活等造成不利甚至重大损失的有效手段,它是从系统

预测图,样本,半变异函数


图 2-1 样本关系预测图据获取的实时传感器数据样本点在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经验211( ) ( ( ) ( ))2na aih z x z x hn 关系对iPair 的数量, ( )az x 和 ( )az x h分别表示配对的两个节点的),h 表示两样本数据间时间距离, ( h)表示半变异函数。通过的半变异函数值。过经验半变异函数值 和 中对应的两个样本数据间的时间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拟合建立相关的半变异模型;如图 2-2 中的,曲线即为半变异函数拟合模型的结果,根据拟合曲线匹配一个(圆形模型、高斯模型等),然后根据统计模型生成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腐蚀在线监测与寿命评估系统[J]. 张鲁滨,魏建华,王秀,刘学军.  软件导刊. 2018(01)
[2]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J]. 黄晓宇.  化工管理. 2017(28)
[3]化工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 冯跃磊,马康宁,王园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7(04)
[4]化工行业环境风险评估研究[J]. 廉晓冬.  中国市场. 2016(38)
[5]基于模糊网络分析法的公路隧道火灾风险综合评价模型[J]. 代言明,胡彦杰,邓敏,姚斌,张晓磊,唐飞.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4)
[6]层次分析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李勇.  化工管理. 2016(24)
[7]矿山尾矿库风险预测时空模型的研究[J]. 颜世航,洑佳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6(03)
[8]化工工艺的风险识别与安全评价分析[J]. 李含力.  当代化工研究. 2016(03)
[9]浅谈化工液体产品储存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对策分析[J]. 肖曾.  化工管理. 2016(08)
[10]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化工园区配电系统模糊综合评价[J]. 段在鹏,钱新明,夏登友,多英全.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1)

硕士论文
[1]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磁共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D]. 毛银花.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2]基于遗传算法的WSN网络层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 陶战磊.华中科技大学 2007
[3]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和关键技术研究[D]. 萧奋洛.华中科技大学 2007
[4]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与设计[D]. 徐金星.浙江大学 2005
[5]人工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方法研究与应用[D]. 苏奕.浙江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1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11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