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矿井突(透)水灾害过程中涉险人员危险性评价方法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04 18:13
  矿井突(透)水灾害灾害应急抢险救援的"自救互救"和"他救"效果与成功率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在灾害整个演变过程中对井下涉险人员所处危险性的科学评价与合理预测。针对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缺乏系统定量评价的难题,构建了涉险人员危险性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即个体特征、矿井巷道、水流特征、气体情况和其他物理因素;通过分析矿井水灾演变过程中灾情对涉险人员的危险作用形式,结合矿井水灾影响因素特点,定义了人员的水流危险性、气体危险性和其他危险性,提出了涉险人员危险性定量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了适用于水灾演变过程中涉险人员多种危险性的综合评价计算规则。以典型矿井为例,实现了矿井水灾过程中涉险人员危险性的动态评价,分析了不同特征涉险人员在灾情中危险性的差异,讨论了坡度、地面摩擦因数、水流密度对危险性的敏感性,并给出了降低危险性的相应减灾建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科学地解释、评价、量化涉险人员在水灾环境多因素影响下的危险性,提高了涉险人员在矿井水灾演变过程中"知险"的能力,同时为应急抢险救援方案合理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保障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的"自救互救"效果和"他救"成功率均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文章来源】:煤炭学报. 2020,4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涉险人员危险性影响分析
    1.1 涉险人员危险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1.2 涉险人员危险性评价
2 涉险人员危险性评价模型
    2.1 水流危险性评价
    2.2 气体危险性评价
    2.3 其他危险性评价
    2.4 综合评价计算规则
3 实例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事故隐患等级定量划分方法[J]. 沈静涛.  安全. 2020(02)
[2]动态权-集对分析模型在矿井突水水源识别中的应用[J]. 王甜甜,靳德武,刘基,杨建,王心义,赵伟.  煤炭学报. 2019(09)
[3]Dijkstra算法在矿井水灾动态避灾路径中的改进与应用[J]. 周越,朱希安,王占刚.  煤炭工程. 2019(03)
[4]基于云平台的矿井水害智慧应急救援系统与应用[J]. 武强,徐华,赵颖旺,杜沅泽,张小燕,穆文平,姚义.  煤炭学报. 2018(10)
[5]矿井巷道突(透)水蔓延模型研究及应用[J]. 武强,张小燕,赵颖旺,徐华,杜沅泽.  煤炭工程. 2018(02)
[6]矿山突(透)水灾害应急疏散模拟系统与工程应用[J]. 武强,徐华,杜沅泽,张小燕,赵颖旺.  煤炭学报. 2017(10)
[7]基于D-K算法的煤矿水灾多最优路径研究[J]. 赵作鹏,宋国娟,宗元元,李晓波,康清华,张雪涛,王艳辉,许新征.  煤炭学报. 2015(02)
[8]井下最优避险路线GIS网络分析数学建模与算法实现[J]. 汪金花,张亚静,李玉萍.  煤炭学报. 2014(S2)
[9]地下矿突水过程的三维动态仿真模型构建[J]. 李翠平,李仲学,郑瑶瑕,李鑫,侯定勇,周耀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2013(02)
[10]烟气毒性多气体的改进评价模型[J]. 许镇,唐方勤,任爱珠.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018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18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