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均值聚类与贝叶斯判别的我国煤矿顶板灾害事故安全评价
发布时间:2021-02-08 05:11
顶板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开展顶板灾害事故安全评价,识别顶板灾害危险性是煤矿安全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顶板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自然因素、技术因素和管理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顶板灾害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对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采用K-均值聚类与贝叶斯判别的方法对我国顶板灾害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以我国煤矿实际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K-均值聚类与贝叶斯判别的煤矿顶板安全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用于定量化描述煤矿顶板灾害危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顶板灾害评价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稳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来压步距特征研究[J]. 张凤岩. 煤炭工程. 2016(06)
[2]我国煤矿顶板灾害事故安全分级评价及应用[J]. 戴林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6(02)
[3]分析煤矿开采中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J]. 梁诗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3)
[4]煤矿区自然条件安全生产度评价体系研究[J]. 张淑同,赵旭生,陈金华,曹偈,张军,戴林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4)
[5]回采巷道离层破碎型顶板失稳机理与控制实践[J]. 王红兵. 江西煤炭科技. 2015(02)
[6]规范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 冯洪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11)
[7]我国煤矿顶板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 高平,傅贵.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08)
[8]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分析的贝叶斯网络研究[J]. 李贤功,葛家家,胡婷,路娟,潘坤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07)
[9]基于ISM法对煤矿顶板事故致因研究[J]. 明崯崯,李亨英,李忠卫. 煤矿安全. 2013(09)
[10]采空区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李俊平,肖旭峰,冯长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03)
硕士论文
[1]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矿顶板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 李奇薇.重庆大学 2016
[2]深部近距离中厚煤层群矿压显现规律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杨东辉.河南理工大学 2012
[3]邢台矿区南部构造及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D]. 郭鹏程.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3417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 2020,29(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顶板灾害评价流程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稳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来压步距特征研究[J]. 张凤岩. 煤炭工程. 2016(06)
[2]我国煤矿顶板灾害事故安全分级评价及应用[J]. 戴林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6(02)
[3]分析煤矿开采中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J]. 梁诗毅.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23)
[4]煤矿区自然条件安全生产度评价体系研究[J]. 张淑同,赵旭生,陈金华,曹偈,张军,戴林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5(04)
[5]回采巷道离层破碎型顶板失稳机理与控制实践[J]. 王红兵. 江西煤炭科技. 2015(02)
[6]规范回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 冯洪涛.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11)
[7]我国煤矿顶板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研究[J]. 高平,傅贵.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08)
[8]煤矿顶板事故致因分析的贝叶斯网络研究[J]. 李贤功,葛家家,胡婷,路娟,潘坤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07)
[9]基于ISM法对煤矿顶板事故致因研究[J]. 明崯崯,李亨英,李忠卫. 煤矿安全. 2013(09)
[10]采空区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李俊平,肖旭峰,冯长根.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03)
硕士论文
[1]基于正交设计的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矿顶板事故安全评价中的应用[D]. 李奇薇.重庆大学 2016
[2]深部近距离中厚煤层群矿压显现规律及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杨东辉.河南理工大学 2012
[3]邢台矿区南部构造及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D]. 郭鹏程.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23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2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