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微生物降解甲烷及其中间产物甲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7 19:54
  瓦斯是采煤过程中煤层中涌出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煤矿瓦斯是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原因。近些年,随着矿井采掘深度不断增加,采掘应力显著升高,煤层瓦斯浓度呈快速增大趋势,而透气性系数则越来越低,致使传统的多种瓦斯治理手段在不同程度上都显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此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关注和开展着微生物治理煤矿瓦斯理论和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工作。本文旨在研究利用微生物降解煤层瓦斯,在实验室中分离纯化出可以高效降解甲烷的甲烷氧化菌,并研究其降解甲烷过程中中间产物甲醛的生成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实验筛选出了3株甲烷氧化菌,通过常规菌种鉴定发现筛选出的3株菌株与文献报道关于甲烷氧化菌生理特征相符合,通过降解甲烷验证实验确定3株菌株为甲烷氧化菌,发现2号菌种具有较高的甲烷降解效能,本文利用了单因素法对2号菌种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对其进行扩大培养,在测定其生长能力时发现,培养至第7天时溶液中活菌数目最多。本文采用乙酰丙酮法来检测细菌降解甲烷过程中中间产物甲醛的生成量,并对该法进行了优化改良,利用改良后的方法检测甲醛生成量,发现在甲烷氧化菌培养的一个周期14天内,第7天甲醛生成量最多;通过改变培养瓶内...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微生物降解甲烷及其中间产物甲醛研究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Fig.2-1Verticalpressuresteamsterilizer(2)恒温摇床

微生物降解甲烷及其中间产物甲醛研究


恒温摇床培养箱Fig.2-2Bedtemperatureincubator

微生物降解甲烷及其中间产物甲醛研究


超净工作台Fig.2-3Super-cleanworktable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微生物降解煤矿瓦斯的研究[J]. 聂文杰.  绿色科技. 2016(14)
[2]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及其利用[J]. 宋兆雪.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6(10)
[3]如何利用传统的通风方式来治理矿井瓦斯[J]. 蔡永良.  科技视界. 2015(13)
[4]微生物厌氧甲烷氧化反硝化研究进展[J]. 袁梦冬,朱静,吴伟祥.  微生物学报. 2014(02)
[5]甲烷氧化菌对煤吸附甲烷的氧化特性[J]. 刘国生,魏聪,张瑞林,蔡传辉,任学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6]井工矿井煤炭开发中CH4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 张磊,撒占友,綦鲁杰,刘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S2)
[7]好氧甲烷氧化菌生态学研究进展[J]. 贠娟莉,王艳芬,张洪勋.  生态学报. 2013(21)
[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业公司连续发生两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通报[J].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 2013(05)
[9]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郝俊牛.  河南科技. 2013(07)
[10]中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现状及其预防的对策建议[J]. 胡千庭,赵旭生.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05)

博士论文
[1]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西南财经大学 2014
[2]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特征与勘查开发前景研究[D]. 宋洪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3]煤矿瓦斯爆炸灾害风险模式识别与预警研究[D]. 李润求.中南大学 2013
[4]矿产资源战略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D]. 王飞.中国地质大学 2013
[5]我国煤炭供需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研究[D]. 田时中.中国地质大学 2013
[6]微生物技术治理煤层瓦斯理论及应用研究[D]. 毛飞.重庆大学 2013
[7]煤与瓦斯突出演化过程模拟实验研究[D]. 欧建春.中国矿业大学 2012
[8]甲烷氧化混合菌群的富集培养及其治理瓦斯工艺研究[D]. 江皓.清华大学 2010
[9]甲烷氧化菌的微生态解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 韩冰.清华大学 2008
[10]中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梁海慧.辽宁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甲烷氧化菌的高密度培养[D]. 梁洪野.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1
[2]甲烷氧化菌的分离及氧化活性的影响因子研究[D]. 周叶锋.湖南农业大学 2008
[3]基于危险源理论的煤矿瓦斯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 孙斌.西安科技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54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54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