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矿井奥灰水带压开采条件评价及防治水建议
发布时间:2021-03-07 12:06
随着矿井采掘工程向深部的延伸,基底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水位高、水压大、富水性强,是造成矿井水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此问题,选取某矿十三水平及深部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综合分析研究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采用突水系数法对该区域进行带压开采条件评价,并给出相应的防治水建议。结果表明,研究区奥灰含水层水位高、压力大、不均一、强富水,对本区域的安全回采形成一定威胁。研究区奥灰埋深较大、水压较高、隔水层间距不足,突水危险性较高,开采时需重点进行构造探查及治理工作。
【文章来源】: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17(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井田地质构造纲要图
根据勘探资料,受向斜主体构造控制,矿井奥灰水位由西北向东南部逐渐升高,在井田东南边界外出现奥灰露头。受益于临矿深部水平开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进行疏水降压,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了局部地下水流场,矿井范围内奥灰水位同时发生降落,整体水位较低。奥灰水位自东南向西北临矿一侧不断降低,且降幅不断增大,表现为等水位线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观测孔水位明显较低,为-31.57 m。而井田东北部奥灰水位变化不大,浅部奥灰水观测孔“O2-1”水位降落不明显,水位为1.84 m。分析原因为矿井北部与临矿边界处由隐伏构造,隔断了局部水力联系,导致井田东北部水位降落不明显。
受益于临矿深部水平开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进行疏水降压,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了局部地下水流场,矿井范围内奥灰水位同时发生降落,整体水位较低。奥灰水位自东南向西北临矿一侧不断降低,且降幅不断增大,表现为等水位线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观测孔水位明显较低,为-31.57 m。而井田东北部奥灰水位变化不大,浅部奥灰水观测孔“O2-1”水位降落不明显,水位为1.84 m。分析原因为矿井北部与临矿边界处由隐伏构造,隔断了局部水力联系,导致井田东北部水位降落不明显。图4 2016~2019年奥灰含水层浅部水位标高曲线图(O2-1、O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部底板奥灰薄灰突水机理及全时空防治技术[J]. 尹尚先,王屹,尹慧超,徐斌,王铁记,杨俊文,田午子,徐维,曹敏. 煤炭学报. 2020(05)
[2]范各庄矿三水平南二采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J]. 田午子,李凯,于涵,孙泽.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3)
[3]林西矿深部水平奥灰水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J]. 冯光俊,李伍,张泳,奚方喆. 中国煤炭. 2015(08)
博士论文
[1]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张路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 徐慧.华北科技学院 2015
[2]林西矿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D]. 宋振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9061
【文章来源】: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17(03)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井田地质构造纲要图
根据勘探资料,受向斜主体构造控制,矿井奥灰水位由西北向东南部逐渐升高,在井田东南边界外出现奥灰露头。受益于临矿深部水平开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进行疏水降压,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了局部地下水流场,矿井范围内奥灰水位同时发生降落,整体水位较低。奥灰水位自东南向西北临矿一侧不断降低,且降幅不断增大,表现为等水位线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观测孔水位明显较低,为-31.57 m。而井田东北部奥灰水位变化不大,浅部奥灰水观测孔“O2-1”水位降落不明显,水位为1.84 m。分析原因为矿井北部与临矿边界处由隐伏构造,隔断了局部水力联系,导致井田东北部水位降落不明显。
受益于临矿深部水平开采利用四、七水平疏放水基地进行疏水降压,形成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影响了局部地下水流场,矿井范围内奥灰水位同时发生降落,整体水位较低。奥灰水位自东南向西北临矿一侧不断降低,且降幅不断增大,表现为等水位线密集,水力梯度增大。其中井田西北翼ZK7观测孔水位明显较低,为-31.57 m。而井田东北部奥灰水位变化不大,浅部奥灰水观测孔“O2-1”水位降落不明显,水位为1.84 m。分析原因为矿井北部与临矿边界处由隐伏构造,隔断了局部水力联系,导致井田东北部水位降落不明显。图4 2016~2019年奥灰含水层浅部水位标高曲线图(O2-1、O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部底板奥灰薄灰突水机理及全时空防治技术[J]. 尹尚先,王屹,尹慧超,徐斌,王铁记,杨俊文,田午子,徐维,曹敏. 煤炭学报. 2020(05)
[2]范各庄矿三水平南二采区奥灰岩溶发育特征及突水危险性评价[J]. 田午子,李凯,于涵,孙泽.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3)
[3]林西矿深部水平奥灰水带压开采突水危险性评价[J]. 冯光俊,李伍,张泳,奚方喆. 中国煤炭. 2015(08)
博士论文
[1]河北省煤田构造格局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D]. 张路锁.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0
硕士论文
[1]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D]. 徐慧.华北科技学院 2015
[2]林西矿深部回采巷道锚网索联合支护研究与应用[D]. 宋振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69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69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