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流巷道骨料堆积体中浆液运移规律与阻水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12 20:43
通过建立骨料中水泥浆液的宾汉姆运移模型,分析了骨料和浆液关键参数对注浆过程的影响,研究了阻水墙截流过程中断面流量分布规律、浆液运动及留存机制。结果表明,骨料的比表面积和浆液的时变性是影响注浆难度的主要参数,骨料的比表面积在整个过程中均占据主导作用,比表面积越大,注浆难度越大,浆液时变性在注浆后期占据重要作用,是浆液凝固产生阻水作用的内因。对于变粒径多层骨料堆积体,绝大多数浆液从顶部未接顶区或粗粒径疏松区流过,下部细粒径骨料中浆液流量很小,进一步分析了截流断面流态分布模型,并用现场数据加以验证,得出了截流过程中顶部未接顶空间的流速计算方法。本文探讨了截流过程的主要阶段和浆液留存机制,认为充填阶段以分层扩散、驱替作用和时变硬化作用为主,升压阶段以渗透扩散和时变硬化作用为主,且充填阶段耗浆量占据了主导。
【文章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1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动水巷道中骨料堆积形态空间展布示意图
宾汉姆流体在圆形管中的运动模型
多层骨料堆积体中浆液运动扩散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6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统计分析[J]. 宫厚健.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23)
[2]2000—2015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特征分析[J]. 孙文洁,韩权,杨恒,杨文凯,李松芡. 煤炭工程. 2017(05)
[3]矿井特大突水巷道动水截流钻探技术研究[J]. 姬中奎. 煤炭技术. 2014(05)
[4]平衡压力法在极松散煤巷注浆截流堵水中的应用[J]. 岳卫振. 煤炭工程. 2012(08)
[5]双液注浆法快速建造阻水墙封堵突水巷道[J]. 邵红旗,王维. 煤矿安全. 2011(11)
[6]机制砂比表面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季韬,李锋,庄一舟,梁咏宁,朱荣军,左国庆,周丰. 混凝土. 2011(02)
[7]综合注浆法建造阻水墙技术[J]. 南生辉. 煤炭工程. 2010(06)
[8]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规律分析[J]. 陈红,谭慧,祁慧. 中国矿业. 2005(08)
[9]东庞矿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快速治理[J]. 刘建功,赵庆彪,白忠胜,王玺瑞,蒋勤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05(05)
[10]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J]. 阮文军. 岩土工程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地下工程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与封堵机理研究及应用[D]. 张霄.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8952
【文章来源】: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16(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动水巷道中骨料堆积形态空间展布示意图
宾汉姆流体在圆形管中的运动模型
多层骨料堆积体中浆液运动扩散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2-2016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统计分析[J]. 宫厚健.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7(23)
[2]2000—2015年我国煤矿水害事故特征分析[J]. 孙文洁,韩权,杨恒,杨文凯,李松芡. 煤炭工程. 2017(05)
[3]矿井特大突水巷道动水截流钻探技术研究[J]. 姬中奎. 煤炭技术. 2014(05)
[4]平衡压力法在极松散煤巷注浆截流堵水中的应用[J]. 岳卫振. 煤炭工程. 2012(08)
[5]双液注浆法快速建造阻水墙封堵突水巷道[J]. 邵红旗,王维. 煤矿安全. 2011(11)
[6]机制砂比表面积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 季韬,李锋,庄一舟,梁咏宁,朱荣军,左国庆,周丰. 混凝土. 2011(02)
[7]综合注浆法建造阻水墙技术[J]. 南生辉. 煤炭工程. 2010(06)
[8]中国煤矿重大水害事故规律分析[J]. 陈红,谭慧,祁慧. 中国矿业. 2005(08)
[9]东庞矿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快速治理[J]. 刘建功,赵庆彪,白忠胜,王玺瑞,蒋勤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05(05)
[10]注浆扩散与浆液若干基本性能研究[J]. 阮文军. 岩土工程学报. 2005(01)
博士论文
[1]地下工程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扩散与封堵机理研究及应用[D]. 张霄.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89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078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