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高铁站突发情况下旅客应急疏散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6:53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便捷快速的交通,提高了区域之间的可达性,也促进了全社会旅客运输综合服务质量的提升。在以人为本和零换乘理念中,高铁车站不再只是为行人提供远程运输服务,开始无缝对接城市的公共交通,因此,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高铁车站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铁车站布局结构较为复杂,人流相对更加集中,也增加了高铁车站的管理难度。一旦高铁车站爆发突发事件,必须找到科学合理的客流疏散方案,才能保证客户的安全性。北京南站是我国第一个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大型客运交通枢纽站,是集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城市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南站的通行能力不断增强,站内人员的密集程度也随之增加,站内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风险也在增加,因此,针对北京南站的人员应急疏散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全面分析了北京南站高架层候车区的结构设备设施特性,对高架层候车区旅客特性和影响疏散因素进行分析,利用anylogic仿真模拟软件模拟了旅客在北京南站高架层候车区的疏散过程,希望能够为北京南站车站管理部门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流疏散方案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南站剖面图
一13西侧检票
可靠性系数在0.7以下,则意味着需要放弃某些项目。??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功能,将不同模块数据excel表导入到SPSS中,点??击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在选则statistics选项卡时,如图3-1所示,勾选上??描述性统计量项+度量。?n??13?10?3?1???方法??C最大值法(Q)?⑥??〇《^咖(§)?丨?“??〇?■??QWlmin?fsit?O?Proma*??、》跡??Jirny?l??狀对IQ9?|25?l??*???图3-1?spss选项卡勾选操作图??Fig.3-1?the?Check?Operation?Chart?of?spass?Tab??选择继续,点击ok显示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1所示。??表3-1各模块信度系数汇总表(1)??Table?3-1?the?Alpha?Coefficient?of?Different?Modules?(1)??总量表??Alpha?系数?|?0.675?0.832?0.753?0.702??由表格结果可知,模块1的Alpha系数在0.?7以下,说明这个模块中的某些??项目需要被抛弃,修订问卷后,再次进行信度系数检验,如表3-2所示,各模块??信度系数都大于0.7,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符合问卷调查。??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规模人群网络流瓶颈识别方法研究[J]. 马剑,许素梅,范文博,宋卫国.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01)
[2]基于结构重要度的地铁人员疏散瓶颈识别方法[J]. 王若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12)
[3]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J]. 陈绍宽,刘爽,肖雄,洪婧,毛保华. 铁道学报. 2012(01)
[4]一种基于时空拥挤度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方法[J]. 李清泉,李秋萍,方志祥. 测绘学报. 2011(04)
[5]住宅楼内火灾疏散的人员预动时间的统计分析[J]. 张学林,陆守香,汪金辉,冯磊,朱可鑫. 火灾科学. 2008(01)
[6]基于运动模式和元胞自动机的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模型[J]. 吕春杉,翁文国,杨锐,申世飞,袁宏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7]火车站客流密度与移动速度的观测研究[J]. 方正,袁建平,王晓刚,马莉莉,王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01)
[8]对学校教学楼疏散人数及疏散速度的调查研究[J]. 吕雷,程远平,王婕,高宇飞,刘静. 安全. 2006(01)
[9]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机模型[J]. 李引擎,肖泽南,张向阳,唐海,刘文利,仝玉,李磊,孙旋. 建筑科学. 2006(01)
[10]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 徐高. 现代隧道技术. 2003(02)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枢纽站行人流动态特性与疏散研究[D]. 杨晓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行人交通特性及安全疏散研究[D]. 周继彪.长安大学 2014
[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的研究[D]. 卢文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
[4]人群疏散的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 沙云飞.清华大学 2008
[5]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D]. 阎卫东.东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铁车站旅客应急疏散研究[D]. 王灿灿.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FDS和Pathfinder的地铁车站火灾疏散研究[D]. 刘梦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6
[3]基于旅客行为特性的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 牛天河.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疏散能力瓶颈识别及仿真研究[D]. 解慧.北京交通大学 2013
[5]大型复合建筑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模拟研究[D]. 赵会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6]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D]. 李晓萌.清华大学 2008
[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紧急疏散能力研究[D]. 刘文婷.同济大学 2008
[8]某地铁站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 王驰.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人群拥挤机理及群集行为特性的研究[D]. 胡清梅.北京交通大学 2006
[10]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行为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 田娟荣.广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20987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京南站剖面图
一13西侧检票
可靠性系数在0.7以下,则意味着需要放弃某些项目。??利用SPSS统计软件相关功能,将不同模块数据excel表导入到SPSS中,点??击分析-度量-可靠性分析,在选则statistics选项卡时,如图3-1所示,勾选上??描述性统计量项+度量。?n??13?10?3?1???方法??C最大值法(Q)?⑥??〇《^咖(§)?丨?“??〇?■??QWlmin?fsit?O?Proma*??、》跡??Jirny?l??狀对IQ9?|25?l??*???图3-1?spss选项卡勾选操作图??Fig.3-1?the?Check?Operation?Chart?of?spass?Tab??选择继续,点击ok显示统计分析结果如表3-1所示。??表3-1各模块信度系数汇总表(1)??Table?3-1?the?Alpha?Coefficient?of?Different?Modules?(1)??总量表??Alpha?系数?|?0.675?0.832?0.753?0.702??由表格结果可知,模块1的Alpha系数在0.?7以下,说明这个模块中的某些??项目需要被抛弃,修订问卷后,再次进行信度系数检验,如表3-2所示,各模块??信度系数都大于0.7,说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符合问卷调查。??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规模人群网络流瓶颈识别方法研究[J]. 马剑,许素梅,范文博,宋卫国.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01)
[2]基于结构重要度的地铁人员疏散瓶颈识别方法[J]. 王若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4(12)
[3]基于M/G/c/c模型的地铁车站楼梯通道疏散能力瓶颈分析[J]. 陈绍宽,刘爽,肖雄,洪婧,毛保华. 铁道学报. 2012(01)
[4]一种基于时空拥挤度的应急疏散路径优化方法[J]. 李清泉,李秋萍,方志祥. 测绘学报. 2011(04)
[5]住宅楼内火灾疏散的人员预动时间的统计分析[J]. 张学林,陆守香,汪金辉,冯磊,朱可鑫. 火灾科学. 2008(01)
[6]基于运动模式和元胞自动机的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模型[J]. 吕春杉,翁文国,杨锐,申世飞,袁宏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2)
[7]火车站客流密度与移动速度的观测研究[J]. 方正,袁建平,王晓刚,马莉莉,王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01)
[8]对学校教学楼疏散人数及疏散速度的调查研究[J]. 吕雷,程远平,王婕,高宇飞,刘静. 安全. 2006(01)
[9]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的计算机模型[J]. 李引擎,肖泽南,张向阳,唐海,刘文利,仝玉,李磊,孙旋. 建筑科学. 2006(01)
[10]地铁车站人员疏散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 徐高. 现代隧道技术. 2003(02)
博士论文
[1]基于社会力模型的地铁枢纽站行人流动态特性与疏散研究[D]. 杨晓霞.北京交通大学 2017
[2]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行人交通特性及安全疏散研究[D]. 周继彪.长安大学 2014
[3]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疏散的研究[D]. 卢文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2
[4]人群疏散的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 沙云飞.清华大学 2008
[5]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D]. 阎卫东.东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高铁车站旅客应急疏散研究[D]. 王灿灿.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基于FDS和Pathfinder的地铁车站火灾疏散研究[D]. 刘梦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6
[3]基于旅客行为特性的铁路客运站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 牛天河.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疏散能力瓶颈识别及仿真研究[D]. 解慧.北京交通大学 2013
[5]大型复合建筑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模拟研究[D]. 赵会芳.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
[6]人员疏散行为的实验研究[D]. 李晓萌.清华大学 2008
[7]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紧急疏散能力研究[D]. 刘文婷.同济大学 2008
[8]某地铁站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研究[D]. 王驰.北京交通大学 2007
[9]大型公共建筑环境中人群拥挤机理及群集行为特性的研究[D]. 胡清梅.北京交通大学 2006
[10]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的行为研究及危险性分析[D]. 田娟荣.广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20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20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