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注水班次接替阶段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优选
发布时间:2021-04-27 03:07
为了探讨煤层注水班次接替阶段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优选,通过沉降试验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单体润湿性能和利用静滴法测定单体与煤粉的接触角,试验得出,随着含水率的增大,润湿效果在大浓度下有所减小、在小浓度下有所提高。通过复配试验得出,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和十二烷基磺酸钠在复配比例为1∶2、复配剂质量分数为0.2%时,即可达到十二烷基磺酸钠单体在沉降试验的最佳效果和磺化琥珀酸二辛酯盐单体在接触角试验的最佳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 2020,46(0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表面活性剂润湿机理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煤样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 试验方法
2.3.1 沉降试验
2.3.2 接触角试验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单体试验
3.1.1 沉降试验
3.1.2 接触角试验
3.2 复配试验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润湿性对比[J]. 张辉,马东民,刘厚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03)
[2]低阶煤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对其润湿性影响[J]. 孔德婷,马琳鸽,李永龙,刘聪云.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05)
[3]矿用粉尘检测系统的算法研究[J]. 赵紫梅,张全柱.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6)
[4]不同煤种接触角及润湿性规律探究[J]. 齐健,闫奋飞,王怀法. 矿产综合利用. 2018(02)
[5]两性—阴离子复配湿润剂对硫化矿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J]. 李孜军,吴靓,郭兆东,廖慧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11)
[6]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在矿山除尘系统的应用研究[J]. 李刚,吴超,汪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02)
[7]煤炭企业粉尘控制现状调查研究[J]. 范红敏,崔炜,袁聚祥,陈银苹,徐应军,高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5)
[8]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 李强,蒋承林,翟果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4)
[9]非煤企业粉尘控制措施现状调查研究[J]. 赵嘉兴,范红敏,袁聚祥,陈银苹,黄文姬,马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1)
[10]润湿型化学抑尘剂的试验研究[J]. 金龙哲,杨继星,欧盛南.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162643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 2020,46(0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表面活性剂润湿机理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煤样
2.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2.3 试验方法
2.3.1 沉降试验
2.3.2 接触角试验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1 单体试验
3.1.1 沉降试验
3.1.2 接触角试验
3.2 复配试验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润湿性对比[J]. 张辉,马东民,刘厚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9(03)
[2]低阶煤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对其润湿性影响[J]. 孔德婷,马琳鸽,李永龙,刘聪云.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9(05)
[3]矿用粉尘检测系统的算法研究[J]. 赵紫梅,张全柱.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8(06)
[4]不同煤种接触角及润湿性规律探究[J]. 齐健,闫奋飞,王怀法. 矿产综合利用. 2018(02)
[5]两性—阴离子复配湿润剂对硫化矿尘润湿性的实验研究[J]. 李孜军,吴靓,郭兆东,廖慧敏.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6(11)
[6]新型高效袋式除尘器在矿山除尘系统的应用研究[J]. 李刚,吴超,汪俊.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02)
[7]煤炭企业粉尘控制现状调查研究[J]. 范红敏,崔炜,袁聚祥,陈银苹,徐应军,高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5)
[8]我国煤炭行业尘肺病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J]. 李强,蒋承林,翟果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04)
[9]非煤企业粉尘控制措施现状调查研究[J]. 赵嘉兴,范红敏,袁聚祥,陈银苹,黄文姬,马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01)
[10]润湿型化学抑尘剂的试验研究[J]. 金龙哲,杨继星,欧盛南.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162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6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