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特征及致因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2:29
随着世界航运业的发展,船舶数量不断增加,船舶日益趋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增加了船舶发生事故的危险。对发生的海事事故特征及事故致因进行分析研究已成为海事主管机关、港口引航、港口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该领域各专家学者研究的难点问题。论文针对目前对事故特征及事故致因分析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选取成山头水域这一特定水域,结合海上交通事故与水上交通冲突的相似性,引用水上交通冲突理论及方法,通过对该水域内交通流以及交通冲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冲突率为指标,考虑不同严重程度的冲突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选取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及方法,对所选取的各评价水域的各指标进行处理,最终得到风险预判结果,从而有效判定该水域内各区域的危险度。论文还通过从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时间及事故空间分布等方面对该水域2006-2011年的海上交通事故资料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分析,系统性分析该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的特征。论文还运用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海上交通事故致因方法,将事故树分析法运用到成山头水域事故致因分析中,构建成山头水域事故树分析模型,有效识别海上交通事故致因因子,对该水域事故进行致因研究。为当地海事机关的监管以及船舶在成山头...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事故特征研究及致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海上交通事故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3.2 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事故致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成山头水域船舶通航风险预判
2.1 风险预判方法—水上交通冲突理论简介
2.1.1 定义
2.1.2 VTC与紧迫局面的关联
2.1.3 VTC产生机理
2.1.4 VTC产生过程
2.2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与现有水上交通安全研究的联系
2.2.1 水上交通冲突与事故的相关性
2.2.2 水上交通冲突与水上交通安全的关系
2.3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在水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2.3.1 评价方法简介
2.3.2 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建立
2.4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在成山头水域中的应用
2.4.1 成山头水域船舶定线制及附近水域水上交通数据的采集
2.4.2 灰类、白化值及聚类权的确定
2.4.3 评价结论
2.5 小结
第3章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3.1 成山头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3.1.1 自然条件
3.1.2 成山头水域附近港口现状
3.1.3 成山头水域定线制现状
3.1.4 成山头附近VTS设施现状
3.1.5 交通流分析
3.2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3.2.1 事故种类
3.2.2 事故等级
3.2.3 事故时空分布
3.3 小结
第4章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研究
4.1 典型危险致因因子识别方法
4.1.1 发挥想象技术(Brain Stormi ng)
4.1.2 事故树分析法
4.1.3 事件树分析法
4.2 危险致因因子识别方法的选取
4.3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成山头水域事故致因分析
4.3.1 成山头水域船舶通航交通环境分析
4.3.2 成山头水域船舶海上交通事故分析
4.3.3 成山头水域内船舶通航环境针对性重点潜在危险分析
4.3.4 航行环境因素引发的主要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评估体系[J]. 戴厚兴,吴兆麟. 中国航海. 2016(03)
本文编号:3168661
【文章来源】: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事故特征研究及致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海上交通事故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1.3.2 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事故致因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 本文的研究目标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成山头水域船舶通航风险预判
2.1 风险预判方法—水上交通冲突理论简介
2.1.1 定义
2.1.2 VTC与紧迫局面的关联
2.1.3 VTC产生机理
2.1.4 VTC产生过程
2.2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与现有水上交通安全研究的联系
2.2.1 水上交通冲突与事故的相关性
2.2.2 水上交通冲突与水上交通安全的关系
2.3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在水域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2.3.1 评价方法简介
2.3.2 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建立
2.4 水上交通冲突理论在成山头水域中的应用
2.4.1 成山头水域船舶定线制及附近水域水上交通数据的采集
2.4.2 灰类、白化值及聚类权的确定
2.4.3 评价结论
2.5 小结
第3章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3.1 成山头水域通航环境分析
3.1.1 自然条件
3.1.2 成山头水域附近港口现状
3.1.3 成山头水域定线制现状
3.1.4 成山头附近VTS设施现状
3.1.5 交通流分析
3.2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3.2.1 事故种类
3.2.2 事故等级
3.2.3 事故时空分布
3.3 小结
第4章 成山头水域海上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研究
4.1 典型危险致因因子识别方法
4.1.1 发挥想象技术(Brain Stormi ng)
4.1.2 事故树分析法
4.1.3 事件树分析法
4.2 危险致因因子识别方法的选取
4.3 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成山头水域事故致因分析
4.3.1 成山头水域船舶通航交通环境分析
4.3.2 成山头水域船舶海上交通事故分析
4.3.3 成山头水域内船舶通航环境针对性重点潜在危险分析
4.3.4 航行环境因素引发的主要事故的事故树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恶劣天气下海上交通安全风险动态预评估体系[J]. 戴厚兴,吴兆麟. 中国航海. 2016(03)
本文编号:316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6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