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润湿反转方法提高瓦斯抽采率
发布时间:2021-05-19 12:54
尽管石油、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大,但是,煤炭仍然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煤炭属于化石能源,其开采有相当大的风险和安全问题。煤炭工业自1834年法国伊萨克矿井发生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瓦斯突出以来,世界各主要采煤国家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突出,我国的瓦斯突出灾害也非常严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瓦斯突出仍然是煤炭生产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为此,国家大力支持先采气后采煤,并大幅度增加了在提高瓦斯(煤层气)开采效率方面的研究力度,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实力雄厚的单位也加入到了瓦斯的开采和研究的领域。对突出进行有效地防治成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而采气(瓦斯)后采煤是解决深部煤炭开采中瓦斯突出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大幅度提高瓦斯的抽采速度和抽采率。该研究针对我国煤层气储层低压低渗的特点,对现有提高煤层瓦斯抽采速度和抽采率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分子模拟方法,对气润湿反转剂的表面性质进行了模拟,计算分子间作用力、界面张力变化和相应三组分体系的接触角数据,用以筛选润湿反转性能较好的分子设计。根据分子模拟的结果,成功合成了设计的气润湿反转...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必要性
1.2 煤层气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气润湿反转理论与方法
1.4 煤样微观非均质性的描述及特征研究
1.5 瓦斯抽采动态预测方法
1.6 瓦斯气润湿反转研究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气润湿反转剂的筛选与研发
2.1 气润湿反转技术简介
2.2 分子设计
2.3 分子模拟
2.4 实验室合成与性质测定
2.5 岩心自吸
2.6 SEM观测
2.7 小结
第3章 相渗透率的自吸实验研究
3.1 Li-Horne模型的导出
3.2 相渗透率的自吸实验研究
3.3 小结
第4章 微观非均质性的描述及特征研究
4.1 孔隙结构的分形理论
4.2 低渗透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数学模型
4.3 煤样实验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瓦斯排采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5.1 数值模拟方法
5.2 煤层气产能预测模型
5.3 渗透率变化规律
5.4 抽采半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5 现有模型存在问题
5.6 利用Li-Horne公式拟合与预测压裂后煤层气的产量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问题探讨及相关建议[J]. 接铭训,林建浩,胡爱梅. 中国煤层气. 2007(01)
[2]瓦斯排放与煤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J]. 冯增朝,赵阳升,杨栋,段康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01)
[3]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J]. 尹洪军,刘宇,付春权. 新疆石油地质. 2005(03)
[4]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的合成[J]. 林义,余自力. 天然气化工. 2005(02)
[5]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的合成[J]. 余自力,张龙,林义,郭岳,王跃川.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5)
[6]煤层压裂用压裂液性能室内实验评价研究[J]. 许卫. 天然气工业. 2003(S1)
[7]水分散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八氟戊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张彬,张兆斌,万小龙,胡春圃,应圣康. 高分子学报. 2003(06)
[8]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红霞,戴凤春,钟寿鹤. 油气井测试. 2003(01)
[9]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傅雪海,李大华,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02)
[10]煤层瓦斯渗流力学的研究进展[J]. 孙培德,鲜学福.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本文编号:3195803
【文章来源】:长江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必要性
1.2 煤层气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气润湿反转理论与方法
1.4 煤样微观非均质性的描述及特征研究
1.5 瓦斯抽采动态预测方法
1.6 瓦斯气润湿反转研究的研究内容
第2章 气润湿反转剂的筛选与研发
2.1 气润湿反转技术简介
2.2 分子设计
2.3 分子模拟
2.4 实验室合成与性质测定
2.5 岩心自吸
2.6 SEM观测
2.7 小结
第3章 相渗透率的自吸实验研究
3.1 Li-Horne模型的导出
3.2 相渗透率的自吸实验研究
3.3 小结
第4章 微观非均质性的描述及特征研究
4.1 孔隙结构的分形理论
4.2 低渗透岩石毛管压力曲线的数学模型
4.3 煤样实验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瓦斯排采动态预测方法的研究
5.1 数值模拟方法
5.2 煤层气产能预测模型
5.3 渗透率变化规律
5.4 抽采半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5.5 现有模型存在问题
5.6 利用Li-Horne公式拟合与预测压裂后煤层气的产量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问题探讨及相关建议[J]. 接铭训,林建浩,胡爱梅. 中国煤层气. 2007(01)
[2]瓦斯排放与煤体变形规律试验研究[J]. 冯增朝,赵阳升,杨栋,段康廉.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6(01)
[3]低渗透油藏压裂井产能分析[J]. 尹洪军,刘宇,付春权. 新疆石油地质. 2005(03)
[4]甲基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的合成[J]. 林义,余自力. 天然气化工. 2005(02)
[5]丙烯酸2,2,3,3-四氟丙酯的合成[J]. 余自力,张龙,林义,郭岳,王跃川.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5)
[6]煤层压裂用压裂液性能室内实验评价研究[J]. 许卫. 天然气工业. 2003(S1)
[7]水分散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八氟戊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 张彬,张兆斌,万小龙,胡春圃,应圣康. 高分子学报. 2003(06)
[8]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王红霞,戴凤春,钟寿鹤. 油气井测试. 2003(01)
[9]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J]. 傅雪海,李大华,秦勇,姜波,王文峰,李贵中.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02)
[10]煤层瓦斯渗流力学的研究进展[J]. 孙培德,鲜学福. 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3)
本文编号:3195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19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