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实验研究与TRNSYS模拟优化

发布时间:2021-06-08 04:18
  转轮式除湿空调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以水为制冷剂,采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能驱动,可以对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分开处理,具有节能、环保和舒适的特性,是进行生产和生活环境湿度调节、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针对传统转轮式除湿空调循环性能系数受限以及显热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循环,该循环结合了吸附除湿等温除湿的特性和再生式蒸发冷却理想趋于可逆的优点,在干燥除湿的同时能够输出较低温度冷水。本文对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进行了实验研究及模拟优化。首先搭建了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试验台,在上海夏季室外工况下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可以在各种工况下输出较低温度的冷冻水和有效的系统送风,克服了传统空调显热处理能力的不足。新型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能量利用效率良好,热力性能系数在0.7~0.9范围内变化。利用全寿命周期方法对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进行全寿命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海夏季和冬季运行条件下,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与传统蒸汽压缩空调系统相比,具有节能、经济和环保的优势。然后利用TRNSYS161构建了开式冷水型转...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开式冷水型转轮除湿空调实验研究与TRNSYS模拟优化


硅胶-氯化锂复合干燥剂制备过程

过程图,转轮,过程,级间冷却


逐渐形成了等温除湿、混合式除湿空调和再生式蒸发冷却等关温除湿技术是进行多级除湿设计并引入级间冷却,以最大限度降低再生温度要求和热力消耗;混合式除湿空调则是把干燥剂荷处理上的特性和其他空气调节技术处理显热负荷的优势结合组尺寸,提高系统热力和电力性能。温除湿除湿过程中所产生的吸附热会使处理空气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分压力减小,从而限制了除湿的程度。当环境湿度较高时,就来满足除湿要求,这将加大热质传递势差,造成更多的不可逆程正是从减小热质传递势差入手,通过级间冷却降低处理空气效应,在较低再生温度下实现深度除湿,使得不可逆损失最小本思想如图 1-4[33]所示,处理空气交替通过无穷多个干燥转轮体的热力过程近似为等温减湿。

转轮除湿,热力过程,一级


psychrometric chart因此,可在焓湿图上多级转轮除湿和一级转轮除湿的热力过程予以初步比较。从图1-5可以看出,理想两级除湿过程(p1”→p2”)与理想一级除湿过程(p1’→p2’)相比实现相同除湿量所需再生温度大大降低(r1’→r1”)。同时,两级除湿过程中的热质传递势差也比一级除湿过程小得多,不可逆损失得以有效降低。随着级数的增加,空气的热力过程趋于等温减湿(p1’→p2*),其他条件相同时,理想无限多级除湿过程的再生要求最低、再生热消耗最小,具有最佳的热力性能。除降低不可逆损失外,多级除湿过程还具有提高除湿深度的潜力,最大再生温度与一级相同时(r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瓷纤维基硅胶/分子筛复合吸附剂的实验研究[J]. 蒋赣,方玉堂,丁静.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7)
[2]转轮复合式空调系统的数值计算及能耗分析[J]. 张于峰,郝红,房磊,张舸.  太阳能学报. 2006(01)
[3]转轮除湿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J]. 方玉堂,蒋赣.  化工进展. 2005(10)
[4]除湿转轮处理冷却顶板空调系统的湿负荷[J]. 丁云飞,丁静,王卓越,杨晓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5]转轮除湿复合式空调系统[J]. 周亚素,陈沛霖.  暖通空调. 1999(04)

博士论文
[1]转轮式两级除湿空调理论与实验研究[D]. 葛天舒.上海交通大学 2008
[2]硅胶基复合干燥剂强化除湿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 贾春霞.上海交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7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17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