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粉尘爆炸特性及其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20:10
木材加工行业存在严重的粉尘爆炸风险,在备料、配料、生加工、成型和后期处理等几个阶段皆有大量伴生性粉尘产生,极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梧桐是最轻的木材之一,且不透湿气,很少分叉和歪斜,被认为是高级木材之瑰宝,在国内家具市场里用来制作乐器、床板和衣橱。南京地区为梧桐树的主要种植区,当地的大量木材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就是梧桐树,而这些企业存在很大的粉尘爆炸风险。本文主要以梧桐树粉尘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其若干爆炸特性参数。通过使用哈特曼管、粉尘层着火温度装置、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以及20L爆炸球等这些实验设备,测试了粉尘浓度、粉尘粒径、点火延迟、喷粉压力和点火能量对粉尘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解释。随后运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法,对影响爆炸压力的三个主要因素(粉尘浓度、粉尘粒径和点火能量)进行了试验,并拟合了回归方程,对粉尘云最大爆炸压力进行了预测。最后,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以收集的27种物质的7类粉尘爆炸特性参数数据为样本,构建判别方程,依据危险性将把这些粉体物质分为4类,判定梧桐树粉尘的危险性等级为“中高危险性”,与糖粉和石松子粉的粉尘爆...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
1-针阀;2-压力表;3-粉室;4-电磁阀;5-盛粉室:6-炉壳;7-加热电阻丝;8-绝热材料;9-控??温热电偶;10-炉壁记录温度用热电偶;11-石英炉管:12-反射镜??图2.2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2.3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测试设备简介??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设备核心部件是加热板和热电偶。基本原理是用盛粉环??制作一定厚度的粉尘层,粉尘层需堆积在加热板的中心处,加热板温度持续上升,到达??某一温度时可点燃粉尘层。内置有测温和控温热电偶两个热点偶,其与温控系统相连接,??起到记录和控制粉尘层内部温度的作用。??/?^?I??6??图2.3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2.4爆炸压力的测试设备简介??20L爆炸球测试装置主要由容积为20L的不锈钢球形罐、压力检测系统、分散系统、??点火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如图2.4所示。容器外有控温水套,容器的底部安有??粉尘扩散器。储尘罐通过管路和电磁阀连通,储尘罐的容积是0.6L。球形罐的侧面设有??8??
SS软件介绍??文的第5章需要用到专业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社??统计软件包),现在对其进行一些基本介绍。SPSS软件发展了?40余年,其能够提??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结果报告等一系列数据分析的功能。SPSS广泛应用??学、医学、工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是应用最广泛的专业分析统计软件。??第一个采用人机交互界面的统计软件,易于学习与使用如图2.6所示。??<?*^?n?y:??mi?m???,s^??=:.?E;?.;?.???Sii?S-^3?^?i??^__^?).:':.nr:, ̄■*—"""一Mr ̄ ̄ ̄ ̄???c*?y-x?*〇?■??j?UK?tikf.K ̄??:?tscx?^km?*t??r*?v.a??i.k?*mm??1?????3K????-??V??M0?气???4?*Kec?Mr??29CX?toe??t?????Hti?*ct??i?m.K?條fc?W?齡?《K?M?KW?MJSK???*?m??<?i〇e?7K??tf-??k?&.??>?w??f??T?*tC9t?IKK?t-??B??K?????(:???I?K??*iCX???*??tt?M>2?r#??>?hk??cse?neat?k<??u?抖???:-?-,*??n?*i〇s?m??54??n??*???k-s??,:?t*:ac?<?■???t?r?fete?n???<.??7r?????v?kv?ivte?'???k、《???m??*?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J]. 李莉,张赛,何强,胡学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8)
[2]木材加工行业火灾隐患概述及防火对策研究[J]. 刘红涛. 建筑科学. 2015(04)
[3]木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J]. 任瑞娥,谭迎新. 中国粉体技术. 2014(05)
[4]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J]. 张诗军. 职业与健康. 2012(19)
[5]基于集对分析的饲料厂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估[J]. 俞峰,李荣钧. 饲料工业. 2012(09)
[6]钢结构防火涂料配方的响应面法优化[J]. 王国建,王宜龙. 化工学报. 2012(03)
[7]粉尘爆炸风险因子分析[J]. 张小良.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密闭容器内微米级铝粉爆炸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 喻健良,闫兴清,陈玲.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11)
[9]基于响应面法的立式加工中心动静态多目标优化[J]. 姜衡,管贻生,邱志成,张宪民,陈忠,许冠.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1)
[10]响应面优化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条件[J]. 顾艳丽,张慧,刘赛男,李宪臻.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东亮.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部分因析设计的最优折叠反转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欧祖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响应面法优化Paracin1.7发酵条件及其产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D]. 高先军.黑龙江大学 2010
[2]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评价的研究[D]. 马云歌.安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9121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2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
1-针阀;2-压力表;3-粉室;4-电磁阀;5-盛粉室:6-炉壳;7-加热电阻丝;8-绝热材料;9-控??温热电偶;10-炉壁记录温度用热电偶;11-石英炉管:12-反射镜??图2.2粉尘云着火温度装置??2.3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测试设备简介??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设备核心部件是加热板和热电偶。基本原理是用盛粉环??制作一定厚度的粉尘层,粉尘层需堆积在加热板的中心处,加热板温度持续上升,到达??某一温度时可点燃粉尘层。内置有测温和控温热电偶两个热点偶,其与温控系统相连接,??起到记录和控制粉尘层内部温度的作用。??/?^?I??6??图2.3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2.4爆炸压力的测试设备简介??20L爆炸球测试装置主要由容积为20L的不锈钢球形罐、压力检测系统、分散系统、??点火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组成,如图2.4所示。容器外有控温水套,容器的底部安有??粉尘扩散器。储尘罐通过管路和电磁阀连通,储尘罐的容积是0.6L。球形罐的侧面设有??8??
SS软件介绍??文的第5章需要用到专业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社??统计软件包),现在对其进行一些基本介绍。SPSS软件发展了?40余年,其能够提??获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结果报告等一系列数据分析的功能。SPSS广泛应用??学、医学、工业、商业和金融等各个领域,是应用最广泛的专业分析统计软件。??第一个采用人机交互界面的统计软件,易于学习与使用如图2.6所示。??<?*^?n?y:??mi?m???,s^??=:.?E;?.;?.???Sii?S-^3?^?i??^__^?).:':.nr:, ̄■*—"""一Mr ̄ ̄ ̄ ̄???c*?y-x?*〇?■??j?UK?tikf.K ̄??:?tscx?^km?*t??r*?v.a??i.k?*mm??1?????3K????-??V??M0?气???4?*Kec?Mr??29CX?toe??t?????Hti?*ct??i?m.K?條fc?W?齡?《K?M?KW?MJSK???*?m??<?i〇e?7K??tf-??k?&.??>?w??f??T?*tC9t?IKK?t-??B??K?????(:???I?K??*iCX???*??tt?M>2?r#??>?hk??cse?neat?k<??u?抖???:-?-,*??n?*i〇s?m??54??n??*???k-s??,:?t*:ac?<?■???t?r?fete?n???<.??7r?????v?kv?ivte?'???k、《???m??*?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响应面法在试验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J]. 李莉,张赛,何强,胡学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8)
[2]木材加工行业火灾隐患概述及防火对策研究[J]. 刘红涛. 建筑科学. 2015(04)
[3]木粉最低着火温度的实验研究[J]. 任瑞娥,谭迎新. 中国粉体技术. 2014(05)
[4]某木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分析[J]. 张诗军. 职业与健康. 2012(19)
[5]基于集对分析的饲料厂粉尘爆炸危险性评估[J]. 俞峰,李荣钧. 饲料工业. 2012(09)
[6]钢结构防火涂料配方的响应面法优化[J]. 王国建,王宜龙. 化工学报. 2012(03)
[7]粉尘爆炸风险因子分析[J]. 张小良.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8]密闭容器内微米级铝粉爆炸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J]. 喻健良,闫兴清,陈玲.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1(11)
[9]基于响应面法的立式加工中心动静态多目标优化[J]. 姜衡,管贻生,邱志成,张宪民,陈忠,许冠. 机械工程学报. 2011(11)
[10]响应面优化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产酶条件[J]. 顾艳丽,张慧,刘赛男,李宪臻.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博士论文
[1]广东省木材加工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王东亮.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部分因析设计的最优折叠反转及相关问题的研究[D]. 欧祖军.华中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响应面法优化Paracin1.7发酵条件及其产生菌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D]. 高先军.黑龙江大学 2010
[2]烟草加工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评价的研究[D]. 马云歌.安徽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91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1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