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粉尘扩散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粉尘扩散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煤炭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与石油、天然气并存的三大支柱能源之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格局难以改变,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也更加严峻,特别是在荒漠区,露天煤矿的开发对自身及周边大气环境等造成一定影响。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粉尘随风飘扬,若缺少相应的保护和净化设施,释放的粉尘除导致大气质量下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已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17亿吨。该矿区煤质优良,是我国重要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基地之一。随着该煤矿的大量开采,矿区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本文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型(MM5)和空气质量预测模型(CALPUFF)来模拟五彩湾矿区中空气中粉尘浓度,同时分析了影响环境空气粉尘浓度的主要因素。空气质量模型CALPUFF对输入源强有规定,需要对排放源强进行分类和整理:将煤矿的打眼爆破设置为瞬时面源;将露天煤矿本身,这种面积大但排放高度较低、量较小的排放源设为面源(煤炭装卸源强为方便计算也归于此);将煤的道路运输起尘根据相关的规范设为线源。然后根据各类源强估算方法,进行源强大小估算;耦合气象诊断模型(CALMET)和中尺度气象预测模型(MM5)模拟研究区域内的气象场,同时分析矿区的气象特征。以1、4、7、10为代表月代表四季,使用CALPUFF模拟随时间的分布,矿区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同时分析粉尘的浓度特征以与气象的关系。 风场模拟的矿区四季平均风速中,冬季春季夏季秋季;矿区各季节西风和东风的概率最高,次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在0点至4点有逆温的存在,但只有几十米的厚度;由于冬季空气的竖向混合能力不强,且逆温层厚度很大、同时维持时间较长,所以冬季较夏季相比会不利于污染物的竖向扩散;在不同季节时,变化较大的是最大混合层高度,夏季时混合层最高为2500m以上,冬季时只有200m左右,对于日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矿区四季温差较大,夏季和冬季最高温和最低温最大相差37°℃,,并且昼夜温差在10℃以上。 在典型小时2012年7月11日21时,主要是风速较大且持续扬起,并且气温较高,使洒水降尘等一些抑尘措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加上混合层高度较低,极不利于粉尘的向外扩散,故使得这一时刻粉尘浓度达到了较高值。典型日是10月31日,造成当天粉尘浓度在某些区域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低风速,和混合层高度全天高度基本都小于秋季平均值,不利于污染物在水平方向的扩散。对于四季的平均浓度,呈现出矿区粉尘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这主要和气象条件及开采能力有关。对于粉尘浓度的日均值,经过模拟,发现有些点位达标,但有些点位超标,这主要和模拟点的位置及粉尘扩散能力有关。 为了减少矿区粉尘污染对自身和周边环境尤其是保护区的影响,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抑尘措施,在现有的洒水抑尘和挡风抑尘墙(网)之外,还可以采取化学抑尘法、泡沫除尘等方法。
【关键词】:露天煤矿 MM5/CALPUFF 粉尘浓度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75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的目的9
- 1.2.2 研究的意义9-10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0-12
- 1.3.1 研究内容10-11
- 1.3.2 技术路线11-12
- 1.4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概况12-15
- 1.4.1 地理位置12-13
- 1.4.2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13
- 1.4.3 区域水文及水文地质概况13
- 1.4.4 气象13
- 1.4.5 社会经济概况13-14
- 1.4.6 矿区周围的自然保护区概况14-15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7
- 1.5.1 国外研究现状15
- 1.5.2 国内的研究现状15-17
- 第2章 模型简介17-31
- 2.1 空气质量耦合模拟研究17-19
- 2.1.1 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型17-18
- 2.1.2 空气质量模型18-19
- 2.2 MM5 模型系统介绍19-24
- 2.2.1 MM5 模型耦合模拟过程简介20-22
- 2.2.2 MM5 模式基本方程22-24
- 2.3 CALPUFF 模拟系统的组成24-30
- 2.3.1 CALMET 模块26-28
- 2.3.2 CALPUFF 系统模块28-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污染排放来源分析31-40
- 3.1 排放源的研究现状31-36
- 3.1.1 矿坑采煤产尘源强估算32-34
- 3.1.2 矿坑爆破产尘源强估算34
- 3.1.3 煤炭运输道路产尘34-35
- 3.1.4 煤堆、排土场产尘35
- 3.1.5 物料装车时机械落差产尘35-36
- 3.1.6 自卸汽车卸料起尘36
- 3.2 排放源空间分析36-38
- 3.3 排放源输入简表38-39
- 3.4 本章小结39-40
- 第4章 气象条件模拟及成果分析40-53
- 4.1 气象条件模拟方案41-45
- 4.1.1 中尺度气象背景场41-43
- 4.1.2 CALMET 诊断气象场43-45
- 4.2 矿区气象要素分析成果45-52
- 4.2.1 风45-47
- 4.2.2 温度层结分析47-50
- 4.2.3 混合层高度分析50-52
- 4.2.4 气温52
- 4.3 本章小结52-53
- 第5章 矿区 PM10浓度模拟和分析53-67
- 5.1 模拟方案53-54
- 5.1.1 模拟范围53
- 5.1.2 模拟方案的时间参数53
- 5.1.3 模拟方案排放源的参数设置53-54
- 5.2 模拟的结果校核验证54-57
- 5.3 模拟结果分析57-66
- 5.3.1 典型小时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57-58
- 5.3.2 典型日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58-61
- 5.3.3 四季粉尘浓度平均值比较61-64
- 5.3.4 四季日平均浓度值64-66
- 5.4 本章小结66-67
- 第6章 矿区粉尘污染防治措施67-71
- 6.1 矿区现有抑尘措施67-68
- 6.1.1 洒水抑尘67-68
- 6.1.2 挡风抑尘墙(网)68
- 6.2 可采取的抑尘技术措施68-69
- 6.2.1 化学抑尘技术68-69
- 6.2.2 泡沫除尘69
- 6.2.3 其它抑尘技术措施69
- 6.3 本章小结69-71
- 第7章 结论71-73
- 7.1 结论71-72
- 7.2 研究成果意义72
- 7.3 展望72-73
- 附图: 典型小时不同高度风场情况73-78
- 参考文献78-81
- 致谢81-82
- 作者简历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明,刘树华,梁福明,王建华,刘和平,李炬,王迎春;北京区域近地边界层特征数值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刘海玉,冯杰;煤场二次扬尘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山东环境;1998年03期
3 任永建;赖安伟;高庆先;;山西省阳泉市大气环境质量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4 刘栋;MM5模式对区域气候模拟的性能试验[J];高原气象;2003年01期
5 时进钢;王亚男;陈晓丽;;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大气污染跨界环境影响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6期
6 SHRESTHA Kundan Lal;KONDO Akira;KAGA Akikazu;INOUE Yoshio;;High-resolution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ozone air quality of Osaka using MM5-CMAQ system[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年06期
7 陆国荣,蔡锦勇,唐子沛,柳炳桁,马丹文;白银深凹露天矿粉尘污染与气象条件[J];环境科学;1988年03期
8 宋宇,陈家宜,蔡旭晖;石景山工业区PM_(10)污染对北京市影响的模拟计算[J];环境科学;2002年S1期
9 宋马俊;;国外煤矿粉尘控制新技术[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7年01期
10 李翔;李长有;;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煤尘抑尘剂的合成及应用[J];化学研究;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粉尘扩散模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