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认知过程的视力分配监测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4:33
在飞行事故的致因中有80%与人为因素有关,而在人为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感知因素,有学者认为机组人员对信息的感知90%来自视觉,可见视觉在飞行任务中的重要地位。对视力分配这一视觉基本行为的研究,不仅可以监测机组人员的视力分配状态,了解和揭示机组人员目标搜索的视力分配模式,还能将视力分配监测系统中的眼动参数同行为动作、心率表现以及飞机的飞行参数进行关联,综合分析机组人员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工作负荷。本论文首先结合认知心理学和飞机驾驶人机交互的相关理论成果,给出了机组人员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认知结构框架,了解机组人员信息获取、判断决策以及反应输出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机组人员执行任务过程中三种不同的认知-行为模式。文中根据视力分配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的设计和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设计精度分析实验,验证构建的视力分配监测系统满足系统要求,能为视力分配监测和认知过程研究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然后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以及网络通信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视力分配监测与综合分析的系统平台,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视频和数据加载模块、时间同步模块以及数据的分析模块等。最后本文对系统...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飞机驾驶舱布局图
Fig.1-2 research schem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建立该评估体系,进行机组人员工作负荷的描述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研究,最终达到以机组人员工作负荷评估验证驾驶舱符合适航标准的目标。如图1-2所示,
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究,并将视力分配监测中的眼动参数用于机组人员的认知过程研究。通过机组员的视力分配监测,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机组人员的关注区域,分析机组人员在行任务中的视力分配状态,使机组人员的视力分配方式与认知模型相吻合,提操纵飞机的安全性。还能将这些眼动参数同行为动作、心率表现以及飞机的飞参数相结合,研究机组人员在人机交互中信息加工的一些内在机制,综合反映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特点。同时形成一个多维的度量机组人员工作负荷的评价标,使结果更准确、可靠和更具鲁棒性。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的机组人员工作性能监测与分析统(Human Oper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来进行机人员的状态监测,进而研究认知过程并度量工作负荷,形成一个客观、定量的价体系,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预防飞行中的人为差错[J]. 强生权.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
[2]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驾驶疲劳因素及其产生机理分析[J]. 段振伟,景国勋,杨书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光纤差动保护插值法数据同步的实现[J]. 曹团结,徐建松,尹项根,陈建玉,俞拙非,于海波. 继电器. 2007(S1)
[4]改进德尔菲法在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研究[J]. 李银霞,袁修干.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6(05)
[5]通过插值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的研究[J]. 曹团结,尹项根,张哲,陈建玉. 继电器. 2006(18)
[6]飞行员注意力分配的定量测量方法[J]. 柳忠起,袁修干,刘伟,康卫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05)
[7]飞行员扫视、操作绩效及工作负荷的实验研究[J]. 刘伟,袁修干,柳忠起,康卫勇,马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5(04)
[8]飞行员情境认知的模糊综合评判[J]. 刘伟,袁修干,柳忠起,康卫勇,马锐. 心理学报. 2004(02)
[9]元记忆的内涵、结构及其机制[J]. 刘耀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4)
[10]军用飞机驾驶员视觉信息流工效研究[J]. 林海燕,袁修干.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1999(02)
本文编号:3266253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飞机驾驶舱布局图
Fig.1-2 research scheme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建立该评估体系,进行机组人员工作负荷的描述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研究,最终达到以机组人员工作负荷评估验证驾驶舱符合适航标准的目标。如图1-2所示,
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究,并将视力分配监测中的眼动参数用于机组人员的认知过程研究。通过机组员的视力分配监测,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机组人员的关注区域,分析机组人员在行任务中的视力分配状态,使机组人员的视力分配方式与认知模型相吻合,提操纵飞机的安全性。还能将这些眼动参数同行为动作、心率表现以及飞机的飞参数相结合,研究机组人员在人机交互中信息加工的一些内在机制,综合反映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和特点。同时形成一个多维的度量机组人员工作负荷的评价标,使结果更准确、可靠和更具鲁棒性。为解决以上问题,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综合的机组人员工作性能监测与分析统(Human Operation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zing System)来进行机人员的状态监测,进而研究认知过程并度量工作负荷,形成一个客观、定量的价体系,如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如何预防飞行中的人为差错[J]. 强生权.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
[2]基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驾驶疲劳因素及其产生机理分析[J]. 段振伟,景国勋,杨书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3]光纤差动保护插值法数据同步的实现[J]. 曹团结,徐建松,尹项根,陈建玉,俞拙非,于海波. 继电器. 2007(S1)
[4]改进德尔菲法在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筛选中的应用研究[J]. 李银霞,袁修干.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6(05)
[5]通过插值实现光纤差动保护数据同步的研究[J]. 曹团结,尹项根,张哲,陈建玉. 继电器. 2006(18)
[6]飞行员注意力分配的定量测量方法[J]. 柳忠起,袁修干,刘伟,康卫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05)
[7]飞行员扫视、操作绩效及工作负荷的实验研究[J]. 刘伟,袁修干,柳忠起,康卫勇,马锐.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5(04)
[8]飞行员情境认知的模糊综合评判[J]. 刘伟,袁修干,柳忠起,康卫勇,马锐. 心理学报. 2004(02)
[9]元记忆的内涵、结构及其机制[J]. 刘耀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04)
[10]军用飞机驾驶员视觉信息流工效研究[J]. 林海燕,袁修干.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1999(02)
本文编号:3266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66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