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灾害防御的城镇安全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4:09
灾害往往会给城市乃至国家带来巨大损失,影响人类社会和地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结历史教训可以发现,如果城镇的形态结构能够更加合理,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抵御灾害给城镇造成的损失。通过对各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总结,提出了论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塑造城镇形态以使其具有内在的防灾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论文系统收集了日本神户和中国北川的重建规划资料,结合国际层面已有的理论观点,从城市形态角度分析对比神户和北川重建规划做法的特点和优劣,并提出对策建议。进而,提出具有防灾能力的城镇社区形态建设方法。此外,以北川新县城为研究对象,从防灾设施建设等角度出发,提出城镇安全形态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城镇形态优化和防灾设施布局的科学方法。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1)通过灾害风险评估选择城镇建设发展用地。(2)建设具有弹性的网络式城镇。(3)进行社区内灾害可能性评估。(4)建设绿色开放式社区。(5)应用空间句法进行防灾设施布局。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1)从城市整体层面,城市形态的角度来研究城镇防灾,并以防灾为研究出发点对社区形态的改善进行研究。(2)运用了科学性的空间句法来对城镇部分组成要素进行布局研究...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结论与建议
1.4 理论基础
1.5 技术路线
2 现实观察:灾后重建规划的典型案例
2.1 日本神户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2.1.1 研究背景
2.1.2 日本神户地震灾害
2.1.3 日本神户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探索
2.2 中国北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2.2.1 研究背景
2.2.2 中国北川地震灾害
2.2.3 中国北川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探索
3 理念分析:城镇安全形态的规划策略
3.1 中日比较
3.1.1 区域空间:原址重建VS.分类重建
3.1.2 空间结构:多核心网络型VS.组团式布局
3.1.3 道路布局:棋盘式多元化VS.混合式一体化
3.1.4 开敞空间:注重细节与等级VS.注重均衡与标准
3.1.5 社区建设:社区结合街区防灾VS.社区结合绿地避难
3.2 规划策略
3.2.1 通过灾害风险评估选择城镇建设发展用地
3.2.2 因地制宜建设富有弹性的网络式城镇
3.2.3 社区层面建议
4 方法探索:城镇安全形态的定量分析
4.1 北川新县城重建规划的空间句法研究
4.1.1 前言
4.1.2 理论与方法
4.1.3 北川新县城空间句法特征分析
4.2 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索
4.2.1 空间形态优化改进
4.2.2 防灾设施布局方法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插图及附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12”汶川地震后北川新县城选址地质安全研究[J]. 官善友,孙卫林. 工程勘察. 2009(10)
[2]Depthmap软件在园林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陈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9)
[3]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防灾策略研究[J]. 吕元,胡斌,李兵. 新建筑. 2009(04)
[4]都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初探——台湾地区经验的借鉴[J]. 吴一洲,贝涵璐,罗文斌.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3)
[5]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J]. 彭锐,刘皆谊. 新建筑. 2009(02)
[6]建设本地特色的城市避风港——以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为例[J]. 毛培,宋伟轩. 城市与减灾. 2009(02)
[7]基于避震减灾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思考[J]. 申世广,王浩,费文君.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8]日本防灾对策经验与启示[J]. 许浩. 新建筑. 2008(06)
[9]借鉴日本经验求解四川灾后规划重建的若干难题[J]. 仇保兴.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10]基于应急防灾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思路初探[J]. 芶皓.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博士论文
[1]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 王薇.中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地城市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D]. 胡强.重庆大学 2010
[2]城市绿地的避灾作用及其规划设计的探讨[D]. 王丹丹.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北京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 郭倩.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城市公园与应急避难场所结合设计初探[D]. 舒悦.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苏州市区减灾绿地建设及其应对城市灾害的研究[D]. 苏群.苏州大学 2007
[6]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夏季.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城市防灾空间效能分析及优化选址研究[D]. 施小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8]基于城市综合防灾的城市形态优化研究[D]. 刘海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D]. 王秋英.河北理工大学 2005
[10]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D]. 卢秀梅.河北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7300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结论与建议
1.4 理论基础
1.5 技术路线
2 现实观察:灾后重建规划的典型案例
2.1 日本神户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2.1.1 研究背景
2.1.2 日本神户地震灾害
2.1.3 日本神户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探索
2.2 中国北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2.2.1 研究背景
2.2.2 中国北川地震灾害
2.2.3 中国北川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探索
3 理念分析:城镇安全形态的规划策略
3.1 中日比较
3.1.1 区域空间:原址重建VS.分类重建
3.1.2 空间结构:多核心网络型VS.组团式布局
3.1.3 道路布局:棋盘式多元化VS.混合式一体化
3.1.4 开敞空间:注重细节与等级VS.注重均衡与标准
3.1.5 社区建设:社区结合街区防灾VS.社区结合绿地避难
3.2 规划策略
3.2.1 通过灾害风险评估选择城镇建设发展用地
3.2.2 因地制宜建设富有弹性的网络式城镇
3.2.3 社区层面建议
4 方法探索:城镇安全形态的定量分析
4.1 北川新县城重建规划的空间句法研究
4.1.1 前言
4.1.2 理论与方法
4.1.3 北川新县城空间句法特征分析
4.2 基于定量分析的方法探索
4.2.1 空间形态优化改进
4.2.2 防灾设施布局方法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插图及附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5.12”汶川地震后北川新县城选址地质安全研究[J]. 官善友,孙卫林. 工程勘察. 2009(10)
[2]Depthmap软件在园林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 陈烨.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9)
[3]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防灾策略研究[J]. 吕元,胡斌,李兵. 新建筑. 2009(04)
[4]都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初探——台湾地区经验的借鉴[J]. 吴一洲,贝涵璐,罗文斌.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3)
[5]日本避难场所规划及其启示[J]. 彭锐,刘皆谊. 新建筑. 2009(02)
[6]建设本地特色的城市避风港——以南京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为例[J]. 毛培,宋伟轩. 城市与减灾. 2009(02)
[7]基于避震减灾的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思考[J]. 申世广,王浩,费文君. 林业科技开发. 2009(02)
[8]日本防灾对策经验与启示[J]. 许浩. 新建筑. 2008(06)
[9]借鉴日本经验求解四川灾后规划重建的若干难题[J]. 仇保兴. 城市规划学刊. 2008(06)
[10]基于应急防灾的城市绿地系统优化思路初探[J]. 芶皓. 现代农业科学. 2008(11)
博士论文
[1]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研究及实践[D]. 王薇.中南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山地城市避难场所可达性研究[D]. 胡强.重庆大学 2010
[2]城市绿地的避灾作用及其规划设计的探讨[D]. 王丹丹.北京林业大学 2009
[3]北京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 郭倩.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城市公园与应急避难场所结合设计初探[D]. 舒悦.西南交通大学 2009
[5]苏州市区减灾绿地建设及其应对城市灾害的研究[D]. 苏群.苏州大学 2007
[6]城市防灾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夏季.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城市防灾空间效能分析及优化选址研究[D]. 施小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8]基于城市综合防灾的城市形态优化研究[D]. 刘海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9]城市公园防灾机能的研究[D]. 王秋英.河北理工大学 2005
[10]城市防灾公园规划问题的研究[D]. 卢秀梅.河北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97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29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