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厚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形成及涌突风险
发布时间:2021-08-03 17:50
在分析招贤煤矿首采区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相似材料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理论预判特厚煤层开采过程中覆岩离层层位及积水离层,分析竖向及横向裂隙动态发育特征,探讨特厚煤层多工作面依次开采离层发育状况。研究表明:距3煤顶板253.64 m处的巨厚砾岩层底部存在可积水离层空间;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竖向裂隙高度的增长呈现出线性增长和台阶式增长2个阶段,横向裂隙自下而上交替呈现动态发育与闭合,横向裂隙发育高度与工作面推进距离间呈正相关关系;1307工作面开采导致宜君组下方出现开度为0.02 m的横向离层裂隙,随1305、1303工作面依次开采该离层裂隙开度进一步扩大,甚至陡增。引入底板突水系数法对招贤煤矿离层水涌突风险进行评估。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1307、1305、1303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图1 1307、1305、1303工作面平面布置图自2017年10月回采以来,首采区共布置4个长观孔对宜君组含水层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其中G1孔布置于1307工作面西北方向,距1307工作面风巷170 m左右。在1307工作面开采初期G1孔水位标高为+1 271.16 m,开采完毕后水位标高为+1260.86 m,水位整体下降了10.3 m。在1307工作面回采期间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透水事故,并且在对宜君组含水层水进行疏放,也没有出水。这部分“消失”的水始终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覆岩运动实物图如图3。根据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在工作面推进到40 m左右时上覆悬露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破断,直接顶初次垮落,如图3(a)。当工作面推进至135 m时,基本顶出现初次垮落,距煤层顶板50 m处出现离层,如图3(b)。当工作面推进至162.5 m时,发生周期性垮落,离层空间向上移动,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离层空间逐渐向上发育,如图3(c)~图3(h)。当工作面推进到350 m时,离层空间发育到宜君组下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综述[J]. 宋振骐,郝建,石永奎,汤建泉,刘建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永陇矿区松软富水顶板灾变机理与防控研究[J]. 娄金福,徐刚,林青,李正杰,乔伟,王涛,王之永.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7)
[3]郭家河煤业公司顶板离层突水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何也,杨国栋,黄美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01)
[4]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离层水突水机理分析及防治[J]. 黎灵,舒宗运,冯宇锋.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5]综采工作面顶板次生离层水害形成机理分析[J]. 孙学阳,付恒心,寇规规,刘亮东,李鹏强,苗霖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4)
[6]综放开采煤层顶板离层积水涌突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 吕广罗,李文平,黄阳,张勇,田刚军,肖荃泽,吕品田. 中国煤炭地质. 2016(11)
[7]铜川玉华煤矿顶板离层水突水机理与防治[J]. 方刚,靳德武.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3)
[8]上覆高位岩浆岩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规律及其预测[J]. 蒋金泉,王普,武泉林,张培鹏. 岩土工程学报. 2015(10)
[9]巨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离层水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J]. 乔伟,黄阳,袁中帮,郭伟,周丹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0)
[10]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J]. 张玉军,李凤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博士论文
[1]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致灾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 曹海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8
[2]坚硬覆岩下重复采动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 李小琴.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D]. 雷利剑.中国矿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0062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1307、1305、1303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图1 1307、1305、1303工作面平面布置图自2017年10月回采以来,首采区共布置4个长观孔对宜君组含水层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其中G1孔布置于1307工作面西北方向,距1307工作面风巷170 m左右。在1307工作面开采初期G1孔水位标高为+1 271.16 m,开采完毕后水位标高为+1260.86 m,水位整体下降了10.3 m。在1307工作面回采期间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透水事故,并且在对宜君组含水层水进行疏放,也没有出水。这部分“消失”的水始终威胁着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覆岩运动实物图如图3。根据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在工作面推进到40 m左右时上覆悬露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破断,直接顶初次垮落,如图3(a)。当工作面推进至135 m时,基本顶出现初次垮落,距煤层顶板50 m处出现离层,如图3(b)。当工作面推进至162.5 m时,发生周期性垮落,离层空间向上移动,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离层空间逐渐向上发育,如图3(c)~图3(h)。当工作面推进到350 m时,离层空间发育到宜君组下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实用矿山压力控制理论”的内涵及发展综述[J]. 宋振骐,郝建,石永奎,汤建泉,刘建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2]永陇矿区松软富水顶板灾变机理与防控研究[J]. 娄金福,徐刚,林青,李正杰,乔伟,王涛,王之永.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7)
[3]郭家河煤业公司顶板离层突水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 何也,杨国栋,黄美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8(01)
[4]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离层水突水机理分析及防治[J]. 黎灵,舒宗运,冯宇锋. 煤炭科学技术. 2018(01)
[5]综采工作面顶板次生离层水害形成机理分析[J]. 孙学阳,付恒心,寇规规,刘亮东,李鹏强,苗霖田.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7(04)
[6]综放开采煤层顶板离层积水涌突特征及防治关键技术研究[J]. 吕广罗,李文平,黄阳,张勇,田刚军,肖荃泽,吕品田. 中国煤炭地质. 2016(11)
[7]铜川玉华煤矿顶板离层水突水机理与防治[J]. 方刚,靳德武.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6(03)
[8]上覆高位岩浆岩下离层空间的演化规律及其预测[J]. 蒋金泉,王普,武泉林,张培鹏. 岩土工程学报. 2015(10)
[9]巨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离层水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研究[J]. 乔伟,黄阳,袁中帮,郭伟,周丹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10)
[10]高强度综放开采采动覆岩破坏高度及裂隙发育演化监测分析[J]. 张玉军,李凤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S1)
博士论文
[1]煤层开采覆岩离层水体致灾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 曹海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18
[2]坚硬覆岩下重复采动离层水涌突机理研究[D]. 李小琴.中国矿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预测研究[D]. 雷利剑.中国矿业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0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20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