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路径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3:47
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致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存在相互影响以及传播现象。因此,如何降低建筑工人间的不安全行为传播,对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率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应用小世界网络理论及传染病理论,从群体层次探讨了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传播问题,并提出不安全行为传播管理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识别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借助SPSS25.0和AMOS24.0软件,得出了建筑工人群体间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是由关键人物影响、亲密人物影响、安全素养、安全保障、工作任务与安全用具和处罚机制六维度组成;(2)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关系网络。通过对建筑工人群体特征的分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关系的小世界网络,应用UCINET6.20软件得到网络结构及其特征对不安全行为传播的影响作用,并分析了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3)仿真分析了构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模型。应用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模型,并以影响因素和网络平均度为参数,...
【文章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十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信息Figure1.1Informationonconstructionsafetyaccidentsofnationalhousingandmunicipalengineeringinrecenttenyear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图1.2技术路线图Figure1.2Technicalroadmap1.3.4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中文文献,通过ScienceDirect查阅外文文献,检索关于不安全行为、行为传播和复杂网络等相关资料,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细致的梳理。(2)访谈分析与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梳理出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传播调查问卷,通过对建筑工人进行访谈交流,完善调查问卷体系;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原始数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表2.4探索性因子分析基本信息统计表Table2.4Questionnairebasicinformationstatisticaltableof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基本信息问卷描述频次频率性别男14597.31%女42.69%年龄30岁及以下1510.07%30~50岁12382.55%50岁及以上117.38%文化程度小学3825.50%初中9362.42%高中1510.07%大专及以上32.01%参加工作年限3年以下3724.83%3~10年8154.36%10~25年2516.78%25年以上64.03%工种钢筋工2919.46%木工3221.48%水电工3523.49%架子工2617.45%其他2718.12%为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维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得到的影响因素条目进行维度划分。首先,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进行KMO系数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KOM系数为0.834,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的P<0.001,则说明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得到的21个影响因素内部存在共同因素,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图2.1影响因素碎石图Figure2.1Influencingfactorgravelfigure提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碎石图以及总方差解释表确定所得因子数量。如图2.1所示,碎石图中前6个因子的特征值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缓。同时,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作业安全感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 王文杰,杨振宏,李盼,薛静. 建设科技. 2020(08)
[2]基于BIM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的建筑施工危险区域入侵预警研究[J]. 王伟,吕山可,张雨果,赵楚楠,何华刚.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0(02)
[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路径研究综述[J]. 叶贵,杨丽娟,王玉合,魏瑶,付媛. 重庆大学学报. 2020(03)
[4]动态激励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陈艳,吕云翔,柴访,王晓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0(01)
[5]基于Netlogo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仿真研究[J]. 田水承,董威松,沈小清,刘乔.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6)
[6]小世界网络中的大学生危机行为传播仿真研究[J]. 石娟,郑鹏,徐凌峰,常丁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12)
[7]大学生群体网络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 霍明奎,竺佳琪.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8]核电厂操纵员在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下的认知行为特征[J]. 张力,刘雪阳,邹衍华,洪俊,吴斯扬.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11)
[9]基于网络特征的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研究[J]. 熊亚超,祁慧,李泽荃,张明阳. 煤炭工程. 2019(09)
[10]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王玉合,叶贵,汪红霞,杨晶晶,向卿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08)
博士论文
[1]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机理及应用[D]. 张孟春.清华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微信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D]. 李佳.燕山大学 2019
[2]社会网络视角下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的驱动因素与管理研究[D]. 张明阳.中国矿业大学 2018
[3]基于复杂网络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传播与控制[D]. 曹文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4]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D]. 周丹.江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0541
【文章来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近十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信息Figure1.1Informationonconstructionsafetyaccidentsofnationalhousingandmunicipalengineeringinrecenttenyear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图1.2技术路线图Figure1.2Technicalroadmap1.3.4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中文文献,通过ScienceDirect查阅外文文献,检索关于不安全行为、行为传播和复杂网络等相关资料,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细致的梳理。(2)访谈分析与问卷调查法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梳理出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传播调查问卷,通过对建筑工人进行访谈交流,完善调查问卷体系;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原始数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表2.4探索性因子分析基本信息统计表Table2.4Questionnairebasicinformationstatisticaltableof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基本信息问卷描述频次频率性别男14597.31%女42.69%年龄30岁及以下1510.07%30~50岁12382.55%50岁及以上117.38%文化程度小学3825.50%初中9362.42%高中1510.07%大专及以上32.01%参加工作年限3年以下3724.83%3~10年8154.36%10~25年2516.78%25年以上64.03%工种钢筋工2919.46%木工3221.48%水电工3523.49%架子工2617.45%其他2718.12%为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维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得到的影响因素条目进行维度划分。首先,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进行KMO系数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数据结果显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播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KOM系数为0.834,大于0.8,Bartlett球形检验的P<0.001,则说明达到显著水平,因此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得到的21个影响因素内部存在共同因素,可以进一步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图2.1影响因素碎石图Figure2.1Influencingfactorgravelfigure提取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碎石图以及总方差解释表确定所得因子数量。如图2.1所示,碎石图中前6个因子的特征值急速下降后趋于平缓。同时,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作业安全感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J]. 王文杰,杨振宏,李盼,薛静. 建设科技. 2020(08)
[2]基于BIM与机器视觉技术结合的建筑施工危险区域入侵预警研究[J]. 王伟,吕山可,张雨果,赵楚楠,何华刚.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0(02)
[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路径研究综述[J]. 叶贵,杨丽娟,王玉合,魏瑶,付媛. 重庆大学学报. 2020(03)
[4]动态激励视角下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演化博弈分析[J]. 陈艳,吕云翔,柴访,王晓峰.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0(01)
[5]基于Netlogo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传播仿真研究[J]. 田水承,董威松,沈小清,刘乔.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9(06)
[6]小世界网络中的大学生危机行为传播仿真研究[J]. 石娟,郑鹏,徐凌峰,常丁懿.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9(12)
[7]大学生群体网络不安全行为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J]. 霍明奎,竺佳琪.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8]核电厂操纵员在操作任务持续快速变化下的认知行为特征[J]. 张力,刘雪阳,邹衍华,洪俊,吴斯扬.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9(11)
[9]基于网络特征的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研究[J]. 熊亚超,祁慧,李泽荃,张明阳. 煤炭工程. 2019(09)
[10]人因视角下建筑安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王玉合,叶贵,汪红霞,杨晶晶,向卿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9(08)
博士论文
[1]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认知机理及应用[D]. 张孟春.清华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微信社交网络谣言传播模型及控制策略研究[D]. 李佳.燕山大学 2019
[2]社会网络视角下煤矿职工不安全行为扩散的驱动因素与管理研究[D]. 张明阳.中国矿业大学 2018
[3]基于复杂网络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传播与控制[D]. 曹文敬.中国矿业大学 2017
[4]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传播特性与机理研究[D]. 周丹.江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0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4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