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蕴含的防火设计理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5 03:02
针对古村落开发和仿古建筑群兴建中存在的防火规范缺乏的现状,采用文献调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建设改造中所蕴含的防火设计理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坊七巷古建筑群在选址、消防规划、院落平面布置和消防管理等方面运用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防火设计理念。古人在进行防火设计时,主要采用功能分区、封火墙、利用环境水系和强化消防管理等防火措施。研究成果可为仿古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武警学院学报. 2020,36(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坊七巷平面图
开门处设石框门
中国古典哲学有“阴阳五行”之说,认为世间万物由5种物质构成,并延伸出相生相克的利害关系。在五行中,黑代表水,水克火,因而三坊七巷中许多院落用黑色装饰物以克火。如图7所示,在水榭戏台院落大门墀头上有一以黑色为底、饰以草龙纹(也叫卷草纹)环绕的隶书“寿”字的灰塑,草龙纹有克火之意,而“寿”又表达了房屋主人保佑健康长寿的美好心愿。戏台前的阁楼栏杆上雕刻水波纹的图案,除了满足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之外,也可以看成是“以水克火”,祈求平安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各历史时期建筑的有机融合[J]. 陈奕淼. 中外建筑. 2018(08)
[2]古民居的地域性差异——以徽派、闽派马头墙为例[J]. 黄劭彦,李蔚青.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6)
[3]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封火墙的形式与内涵[J]. 孙智,关瑞明,林少鹏. 福建建筑. 2011(03)
[4]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动力新说(二)——论防火与古代建筑形式的关系[J]. 肖大威. 新建筑. 1988(01)
硕士论文
[1]福州“三坊七巷”明清传统民居地域特点及其历史渊源研究[D]. 林旭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3714
【文章来源】:武警学院学报. 2020,36(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坊七巷平面图
开门处设石框门
中国古典哲学有“阴阳五行”之说,认为世间万物由5种物质构成,并延伸出相生相克的利害关系。在五行中,黑代表水,水克火,因而三坊七巷中许多院落用黑色装饰物以克火。如图7所示,在水榭戏台院落大门墀头上有一以黑色为底、饰以草龙纹(也叫卷草纹)环绕的隶书“寿”字的灰塑,草龙纹有克火之意,而“寿”又表达了房屋主人保佑健康长寿的美好心愿。戏台前的阁楼栏杆上雕刻水波纹的图案,除了满足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之外,也可以看成是“以水克火”,祈求平安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各历史时期建筑的有机融合[J]. 陈奕淼. 中外建筑. 2018(08)
[2]古民居的地域性差异——以徽派、闽派马头墙为例[J]. 黄劭彦,李蔚青. 现代装饰(理论). 2014(06)
[3]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建筑封火墙的形式与内涵[J]. 孙智,关瑞明,林少鹏. 福建建筑. 2011(03)
[4]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动力新说(二)——论防火与古代建筑形式的关系[J]. 肖大威. 新建筑. 1988(01)
硕士论文
[1]福州“三坊七巷”明清传统民居地域特点及其历史渊源研究[D]. 林旭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4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4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