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岚山港北作业区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8:08

  本文关键词:岚山港北作业区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经过30年的建设,已经成为全国重点发展的20个主枢纽港之一 日照港由石臼和岚山两个港区组成。根据日照港总体规划,岚山港区划分为南、中、北三个作业区,目前仅北作业区无生产性泊位。为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服务临港工业发展,日照市拟在岚山港北作业区建设2万、4万、5万吨级通用泊位各一个。所以,本文选择50000DWT大灵便型散货船作为代表船型,研究岚山港北作业区的通航安全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对于验证码头建设和泊位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影响航道水域通航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正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航道水域的航行环境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层次分析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按照因素分解、危险度比较判断、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决策。本文针对航道水域的这一特点,依据近年来相关数据统计资料和相关理论对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分别排查系统中可能对该水域通航安全存在影响的风险因素。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和打分的方法筛选出具有普遍评价意义的风险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层次化的风险评价体系。 在本文中,首先,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航风险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介绍了岚山港北作业区的通航条件等。其次,根据通航安全风险的研究特点,利用综合安全评估法和德菲尔法确定了影响该水域通航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该水域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水域的通航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舶船在该水域航行的安全建议,为码头施工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为进一步优化该水域的航环境、强化海事安全监管等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灵便型 航行安全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0-1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11-13
  • 1.4.1 主要的研究方法11-12
  •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12-13
  • 第2章 岚山港北作业区船舶进出港通航环境13-40
  • 2.1 岚山港北作业区气象水文条件13-25
  • 2.1.1 风和雾13-15
  • 2.1.2 潮汐与水位15-17
  • 2.1.3 波浪17-20
  • 2.1.4 海流20-25
  • 2.1.5 冰凌25
  • 2.2 岚山港北作业区附近水域基础设施条件25-29
  • 2.2.1 航道25-28
  • 2.2.2 锚地28-29
  • 2.3 岚山港北作业区附近水域交通条件29-36
  • 2.3.1 交通流统计分析29-32
  • 2.3.2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32-36
  • 2.4 岚山港北作业区安全管理现状36-39
  • 2.4.1 交管系统36-38
  • 2.4.2 引航系统38
  • 2.4.3 航标系统38
  • 2.4.4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38-39
  • 2.5 大灵便型散货船船型介绍39-40
  • 第3章 岚山港北作业区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0-45
  • 3.1 风险因素识别40-42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2-45
  • 3.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42-43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43-45
  • 第4章 岚山港北作业区水域通航风险评价方法及分析45-53
  • 4.1 风险评估方法的选取45
  • 4.2 层次分析法理论简介45
  • 4.3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45-47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47-53
  • 4.4.1 构建风险评价模型47-48
  • 4.4.2 构造风险因素判断矩阵48-50
  • 4.4.3 确定风险评判准则、构造模糊判断矩阵50-52
  • 4.4.4 计算评价最终得分52-53
  • 第5章 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建议53-56
  • 5.1 存在的问题53
  • 5.2 风险防范措施53-56
  • 5.2.1 船舶管理措施53-54
  • 5.2.2 管理部门措施54
  • 5.2.3 港口部门措施54-5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昆仑;张卓;郭林丽;周建桦;;57000 DWT大灵便型散货船详细设计概述[J];船舶设计通讯;2008年02期

2 廖仕超;王薇;徐志胜;;基于证据理论的长大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3 张春来,于少青;船舶安全管理中的人为因素[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蔡W,

本文编号:33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