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走近海洋,走向世界,是历史的大趋势。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是一个海洋灾害频发的国家。海洋灾害的发生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如何及时、有效地应对频发的海洋灾害是摆在全中国人民面前的大事,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非政府组织是我国积极应对海洋灾害主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防灾救灾工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深入认识、了解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海洋灾害过程中的地位、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积极地引导非政府组织更加有效的应对海洋灾害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的海洋灾害史料和海洋灾害史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始展开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研究。文章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海洋灾害和非政府组织的相关内容,为下文写作打好基础。首先,根据我国海洋灾害史料和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的特点,把握我国海洋灾害的整体信息。其次,阐述了我国非政府组织作为海洋灾害应对主体的必要性和优势。第二部分,探讨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应对海洋灾害的历史,重点对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方式和举措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参与海洋灾害应对机制的不健全、应对海洋灾害参与度不高、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不完善、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信力缺失。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寻求提高我国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绩效的途径,政府要加大对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的引导和支持,为其营造有力的法律、政策环境,非政府组织则要加强管理,从海洋灾害防灾救灾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工作,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加强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海洋灾害 非政府组织 灾害应对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43;D63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5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2-14
- 1.1.1 选题背景12
- 1.1.2 研究意义12-14
- 1.2 研究综述14-15
- 2 非政府组织概念及类型15-18
- 2.1 非政府组织概念15-16
- 2.2 非政府组织的类型16-18
- 3 海洋灾害概念、特点及应对主体18-27
- 3.1 海洋灾害概念18-19
- 3.2 近年来我国海洋灾害的特点19-23
- 3.3 海洋灾害的应对主体23-27
- 4 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必要性及优势27-33
- 4.1 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必要性27-31
- 4.1.1 经济社会结构组成部分27-28
- 4.1.2 公民社会的发展28-29
- 4.1.3 防灾救灾体制对于非政府组织的吸纳29-30
- 4.1.4 非政府组织自身理念及思想渊源的要求30-31
- 4.2 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优势31-33
- 4.2.1 社会自治机制有利于快速反应32
- 4.2.2 救灾供给多样化满足灾民的个性化需求32
- 4.2.3 专业性优势带来的低成本32-33
- 4.2.4 民间性更易带动民众参与热情33
- 4.2.5 后续救助持续性效果明显33
- 5 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历史33-47
- 5.1 晚清非政府组织的海洋灾害应对35-37
- 5.2 民国时期非政府组织的海洋灾害应对37-40
- 5.3 新中国成立后非政府组织的海洋灾害应对40-47
- 5.3.1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非政府组织40-41
- 5.3.2 改革开放后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主要工作41-47
- 6 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的问题及反思47-55
- 6.1 我国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中存在的问题47-50
- 6.1.1 参与海洋灾害应对机制不健全47-48
- 6.1.2 应对海洋灾害参与度不高48-49
- 6.1.3 非政府组织自身建设不完善49-50
- 6.1.4 非政府组织社会公信力缺失50
- 6.2 提高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绩效的对策分析50-55
- 6.2.1 积极营造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的法律、政策环境50-52
- 6.2.2 加强非政府组织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建设52-55
- 7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 个人简历62
- 发表的学术论文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明;;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3年09期
2 高中伟;;新中国初期党对城市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解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张勤;钱洁;;促进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路径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6期
4 孙云潭;于会娟;;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概述[J];中国渔业经济;2010年01期
5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民间赈灾活动[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11期
6 邓松;任品德;;广东省海洋灾害调查分析及减灾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05期
7 齐平;;我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8 王振耀;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5期
9 黄发明,欧阳芳;福建沿海主要海洋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J];福建地理;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云潭;中国海洋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微;我国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4年
2 刘振伟;民国时期海洋灾害预防及应对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梁勇;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亚伦;关于社会组织在灾害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杨达毅;民国时期广西灾荒与民间救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朱逸敏;我国民间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困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7 刘蕾;志愿者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孙翰;民国时期青岛地区海洋自然灾害及其赈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徐伟宏;非政府组织参与突发事件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孙宝兵;明清时期江苏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与社会反应[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政府组织应对海洋灾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7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