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9:11

  本文关键词: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需求量急剧增加。道路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环境破坏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轨道交通应运而生,这种快速、准时、环保的绿色交通方式迅速得到城市居民的热烈追捧。近年来我国大力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因而迅速发展。伴随着轨道交通的兴建以及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增大,轨道交通安全问题愈发引起社会重视。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方面,最早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平原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山地城市受特殊地貌影响,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对于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同时,因为山地城市人口密度大,道路狭窄,交通方式选择有限等问题,轨道交通的优越性在山地城市中得到更大的体现,所以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为对象,分析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安全特征,重点研究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下的疏散策略。首先对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调研,总结出山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特征、运营特征和灾害特征,并利用故障树分析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辨识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建立了相关的识别程序。接着对轨道交通枢纽疏散要素进行归纳,提出了结合蚁群改进算法和立体疏散方式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疏散路径的计算方法,并以六阶段安全评价法为基础建立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疏散能力评价模型。论文最后分析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疏散预案编制技术。在相关法规条例和应急疏散体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疏散预案的构成因素,建立了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体系,并制定了不同应急状态下的疏散预案和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灾后恢复程序。
【关键词】: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枢纽 应急疏散 疏散预案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29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3.3 发展趋势12
  • 1.4 研究内容12-13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13-14
  • 第二章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特征分析14-31
  • 2.1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调研14-20
  • 2.1.1 调研方案15-18
  • 2.1.2 数据分析18-20
  • 2.2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征20-23
  • 2.2.1 轨道交通线路形态20-21
  • 2.2.2 枢纽结构形式21-23
  • 2.3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特征23-27
  • 2.3.1 交通需求特点23-24
  • 2.3.2 运营特点24-27
  • 2.4 城市轨道交通灾害特征27-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辨识31-45
  • 3.1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识别因子分析31-33
  • 3.1.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31-32
  • 3.1.2 应急状态识别与常规预先危险性分析对比32
  • 3.1.3 应急状态识别程序指标确定32-33
  • 3.2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识别程序确定33-34
  • 3.3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状态识别研究34-44
  • 3.3.1 危险源及安全隐患的调查34-41
  • 3.3.2 触发因素分析41-42
  • 3.3.3 危险区域的界定42-43
  • 3.3.4 应急状态类型确定43-44
  • 3.4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理论分析45-58
  • 4.1 应急疏散基本理论分析45-47
  • 4.1.1 应急管理体制45-46
  • 4.1.2 疏散组织46-47
  • 4.2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管理方法47-52
  • 4.2.1 立体疏散方式分析47-48
  • 4.2.2 平层疏散路径计算48-51
  • 4.2.3 疏散人员职责51-52
  • 4.3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能力评价52-58
  • 4.3.1 疏散能力评价指标52-54
  • 4.3.2 枢纽疏散能力评价54
  • 4.3.3 实例分析54-58
  • 第五章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预案研究58-70
  • 5.1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预案编制技术58-63
  • 5.1.1 应急疏散预案构成因素分析58-59
  • 5.1.2 应急疏散体系构建59-62
  • 5.1.3 应急疏散预案执行流程62-63
  • 5.2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预案设计63-68
  • 5.2.1 火灾应急疏散预案63-64
  • 5.2.2 恐怖袭击应急疏散预案64-65
  • 5.2.3 商业区枢纽应急疏散预案65-66
  • 5.2.4 枢纽突发大客流应急疏散预案66-67
  • 5.2.5 换乘枢纽应急疏散预案67-68
  • 5.3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灾后恢复程序68-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6.1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70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70-71
  • 6.3 研究展望71-72
  • 致谢72-73
  • 参考文献73-76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涛;徐瑞华;;基于行车间隔协调调整的换乘站大客流处置[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2期

2 何理;钟茂华;史聪灵;石杰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玲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及应急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7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