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煤层注水技术的源头释硫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4 19:01
煤在燃烧过程当中生成的SO2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相当大,严重危害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为了将硫去除,提出利用煤层注水技术将硫部分从源头去除的方法,主要通实验室研究了采煤源头释硫的原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煤层注水添加螯合剂可以有效的将矿物质硫释放;IDS作用后增加煤层注水效果;浸泡时间对Fe离子浸出量影响不大,而IDS的浓度及所处环境的温度对Fe离子浸出量影响较大,固液比小的离子浸出量大,固液比大的离子浸出量反而较小。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螯合剂与硫铁矿作用后生成的螯合物结构图
IDS浸泡后与水浸泡后含水率发生了变化,浸泡时间为7 d,IDS浸泡后与水浸泡后含水量变化曲线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IDS作用后,煤样的含水量增加幅度较大,在浸泡2~4 d时,煤样的质量较先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为浸泡一段时间后煤样的矿物质溶解或者被解络,解络的部分大于增加水的质量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 d以后矿物质被解络打开矿物质孔隙,使煤样的质量增加,说明IDS可以使煤样更好的湿润。IDS作用后煤样孔隙变化见表1。
配置IDS浓度为0、100、300、500、700、900、1 000、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 mg/L几个浓度梯度,固液比为1∶10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Fe离子浸出率,不同IDS浓度对Fe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3。根据图3可以看出,随着IDS浓度的增加,Fe离子的的浸出量增加,Fe离子浸出量增加后解络下来的硫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的量同样增加,可以看出在IDS浓度为2 000 mg/L下铁离子浸出量依旧增加,说明含硫矿物质依旧未被解络干净,煤样中矿物质含量较高。IDS作用效果比水明显几十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电厂脱硫技术进展[J]. 朱永乐,赵永华,张帅,范莘茹. 天津化工. 2018(02)
[2]白云石矿在燃煤脱硫中应用研究[J]. 吴小贤,李春生,陈玲霞,徐传云. 非金属矿. 2018(01)
[3]煤层注水防治冲击地压效果分析及可注性鉴定研究[J]. 王超. 煤炭工程. 2018(01)
[4]煤炭化学氧化脱硫工艺分析及应用[J]. 杨少博,王雪雪,周勇. 信息记录材料. 2018(03)
[5]煤层压裂开采与治理区域瓦斯的基本问题[J]. 黄炳香,陈树亮,程庆迎. 煤炭学报. 2016(01)
[6]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控制[J]. 姜耀东,赵毅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11)
[7]绿色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的合成及提纯工艺研究[J]. 石莹莹. 广州化工. 2013(24)
[8]亚氨基二琥珀酸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 宿霞菲,张玲玲,王海龙. 印染助剂. 2011(07)
[9]煤层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肖知国,王兆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10)
[10]煤层注水过程分析和煤体润湿机理研究[J]. 王青松,金龙哲,孙金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综放工作面动压注水防尘技术研究[D]. 贾宗谦.太原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95358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螯合剂与硫铁矿作用后生成的螯合物结构图
IDS浸泡后与水浸泡后含水率发生了变化,浸泡时间为7 d,IDS浸泡后与水浸泡后含水量变化曲线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IDS作用后,煤样的含水量增加幅度较大,在浸泡2~4 d时,煤样的质量较先前有所下降,分析其原因为浸泡一段时间后煤样的矿物质溶解或者被解络,解络的部分大于增加水的质量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4 d以后矿物质被解络打开矿物质孔隙,使煤样的质量增加,说明IDS可以使煤样更好的湿润。IDS作用后煤样孔隙变化见表1。
配置IDS浓度为0、100、300、500、700、900、1 000、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 mg/L几个浓度梯度,固液比为1∶10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Fe离子浸出率,不同IDS浓度对Fe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图3。根据图3可以看出,随着IDS浓度的增加,Fe离子的的浸出量增加,Fe离子浸出量增加后解络下来的硫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的量同样增加,可以看出在IDS浓度为2 000 mg/L下铁离子浸出量依旧增加,说明含硫矿物质依旧未被解络干净,煤样中矿物质含量较高。IDS作用效果比水明显几十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电厂脱硫技术进展[J]. 朱永乐,赵永华,张帅,范莘茹. 天津化工. 2018(02)
[2]白云石矿在燃煤脱硫中应用研究[J]. 吴小贤,李春生,陈玲霞,徐传云. 非金属矿. 2018(01)
[3]煤层注水防治冲击地压效果分析及可注性鉴定研究[J]. 王超. 煤炭工程. 2018(01)
[4]煤炭化学氧化脱硫工艺分析及应用[J]. 杨少博,王雪雪,周勇. 信息记录材料. 2018(03)
[5]煤层压裂开采与治理区域瓦斯的基本问题[J]. 黄炳香,陈树亮,程庆迎. 煤炭学报. 2016(01)
[6]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的研究现状:机制、预警与控制[J]. 姜耀东,赵毅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11)
[7]绿色螯合剂亚氨基二琥珀酸的合成及提纯工艺研究[J]. 石莹莹. 广州化工. 2013(24)
[8]亚氨基二琥珀酸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J]. 宿霞菲,张玲玲,王海龙. 印染助剂. 2011(07)
[9]煤层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肖知国,王兆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10)
[10]煤层注水过程分析和煤体润湿机理研究[J]. 王青松,金龙哲,孙金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4(01)
硕士论文
[1]综放工作面动压注水防尘技术研究[D]. 贾宗谦.太原理工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95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395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