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综合探测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

发布时间:2021-09-28 04:07
  以91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工作面回采后覆岩变形破坏规律,根据岩层应力分布获得工作面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29.3 m。通过向运输巷顶板打2个钻孔观测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得到1#、2#钻孔探测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分别为27.3 m、28.3 m左右。根据数值模拟、钻孔探测和覆岩性质获得工作面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29.3 m。 

【文章来源】:江西煤炭科技. 2020,(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综合探测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


9105工作面覆岩应力分布

塑性区,工作面


通过数值模拟9105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得到工作面塑性区分布,见图2。9105工作面回采后,覆岩弯曲下沉造成工作面顶板岩层发生塑性破坏,破坏形式主要为剪切屈服破坏。由图2可知,工作面塑性区的范围在上覆岩层29.3 m范围以内,其中连续塑性区最大高度为29.3 m。

导水裂隙带,工作面,拉应力


通过数值模拟9105工作面覆岩破坏规律,得到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分布,见图3。9105工作面覆岩受拉应力影响,部分岩层垮落下沉形成“三带”,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不应大于拉应力区和塑性变形区最大高度。由图3可知,9105工作面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29.3 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曲煤矿28806综采面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J]. 田超.  煤炭科技. 2019(04)
[2]综采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J]. 张宏志.  煤炭与化工. 2019(02)
[3]综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J]. 王君卿.  煤矿现代化. 2018(05)
[4]基于提高开采上限后的覆岩导水裂隙带演化规律研究[J]. 赵明,赵元媛,晏嘉,杜金龙.  煤炭工程. 2017(12)
[5]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方法的研究[J]. 许光伟,韩汶江,王昌祥,张承冉.  煤炭技术. 2017(05)
[6]近水平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与实测[J]. 赵子浩,刘进晓,王来河,宗彩建.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7(02)



本文编号:341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1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