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吾煤业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
本文关键词:余吾煤业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动裂隙场瓦斯流动是实现深部煤与瓦斯共采的基础。本文采用了WYS-8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三轴瓦斯渗流试验装置,进行了瓦斯煤的力学特性和瓦斯渗流的实验。通过对实际的采动裂隙带的简化构建了采动裂隙场的梯台模型,数学模型的构建运用了动量守恒方程、连续性方程等,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对U型通风系统和U型通风+高抽巷的采动裂隙带中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通过余吾煤业S2107工作面的实测来验证。在不同瓦斯压力和不同围压条件下进行了三轴应力-应变渗流实验。常规三轴应力—应变分为四个阶段: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破坏阶段。加卸载应力—应变分为三个阶段:轴向应力加载阶段、轴向应力恒定阶段、轴向应力下降阶段。在围压不变的条件下,煤样的抗压强度会随着瓦斯压力的变大而减小,煤样的渗透率随着瓦斯压力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在瓦斯压力不变的条件下,煤样的强度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煤样的渗透率会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减小。从两种条件下的渗透率曲线来看,基本上呈现“U”字型,煤样的渗透率会随着轴向应力的增加先减小然后增大。在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加卸载实验中,轴向力恒定阶段煤样的轴向应变、体积应变、径向应变匀速的增大,渗透率一开始继续下降,然后渗透率开始增大,增加的幅度非常小,在下降阶段,渗透率迅速增大,而且瓦斯压力越大,渗透率也会相应的增大。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加卸载实验,开始卸围压时,轴压是不变的,轴向应变,径向应变,体积应变开始增大。而且围压越小,三种变形增长速率越大,说明围压对瓦斯渗透有束缚作用,而且最终的渗透率都不会超过初始值。用FLUENT软件对U型通风、U型通风+高抽巷两种通风系统下的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从工作面到采空区深部瓦斯浓度逐渐升高,上隅角瓦斯浓度较高。U型通风+高抽巷条件下,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降低到了1%以下,改善了工作面安全条件。通过对余吾煤业S2107工作面的实测得出高抽巷抽采瓦斯量大,抽采浓度高,同时高抽巷的抽采降低了回风巷的瓦斯量和瓦斯浓度。高抽巷抽采瓦斯量和上隅角瓦斯浓度分析对比,得出开采初期高抽巷抽采瓦斯量比较小,而上隅角瓦斯浓度非常高,随着采动裂隙带的发育开始,高抽巷抽采瓦斯量逐步增大,上隅角瓦斯浓度逐渐降低了,高抽巷解决了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改善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条件。
【关键词】:采动裂隙场 瓦斯运移 渗透率 上隅角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D71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8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瓦斯渗流理论研究现状11-13
- 1.2.2 采动裂隙场演化研究现状13-15
- 1.2.3 含瓦斯煤加载力学特性研究现状15-17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7-18
- 1.3.1 研究内容17
- 1.3.2 技术路线17-18
- 2 瓦斯在采动覆岩裂隙场分布规律18-28
- 2.1 采动覆岩裂隙场的形成及其形态分布18-19
- 2.2 采动覆岩裂隙场的划分19-22
- 2.2.1 采动覆岩裂隙场三区划分20
- 2.2.2 采动覆岩裂隙场三带划分20-22
- 2.3 采动裂隙场卸压瓦斯运移规律22-27
- 2.3.1 采动裂隙场中瓦斯来源22-23
- 2.3.2 采动卸压瓦斯空隙渗流特性23-24
- 2.3.3 瓦斯运移关键控制因素24-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3 含瓦斯煤力学特性及渗流规律试验研究28-48
- 3.1 煤样的采集及加工28-29
- 3.2 煤样的基本参数29-30
- 3.3 试验装置30-31
- 3.4 实验方案31-32
- 3.5 试验结果分析32-46
- 3.5.1 不同瓦斯压力煤体全应力-应变渗流实验32-36
- 3.5.2 不同围压煤岩全应力-应变瓦斯渗流实验36-40
- 3.5.3 不同瓦斯压力条件下加卸载煤样力学特性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40-44
- 3.5.4 不同围压条件下加卸载煤样力学特性及渗流特性试验研究44-46
- 3.6 本章小节46-48
- 4 采动裂隙带中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分析48-62
- 4.1 FLUEN T软件简介48-49
-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49-50
- 4.3 采动裂隙场的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50-51
- 4.4 模型主要参数的确定51-54
- 4.4.1 孔隙率51-52
- 4.4.2 瓦斯源项的确定52-53
- 4.4.3 模拟边界条件的确定53-54
- 4.5 数值模拟分析54-59
- 4.5.1 U型通风下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54-57
- 4.5.2 U型通风+走向高抽巷通风系统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57-59
- 4.6 本章小节59-62
- 5 卸压瓦斯抽采工程应用62-72
- 5.1 S2107工作面概况62-63
- 5.2 高抽巷抽采瓦斯设计原理63
- 5.3 高抽巷位置布置63-64
- 5.3.1 与煤层顶板垂直的布置63-64
- 5.3.2 与回风巷平距的布置64
- 5.4 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64-66
- 5.5 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66-67
- 5.5.1 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67
- 5.5.2 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67
- 5.6 抽采效果67-71
- 5.7 本章小节71-72
- 6 结论与展望72-74
- 6.1 主要结论72-73
- 6.2 展望73-74
- 参考文献74-78
- 致谢78-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野田和俊 ,吴余超;矿用瓦斯自动警报器的响应特性[J];煤矿安全;1984年09期
2 瑞语;又见瓦斯,又见瓦斯[J];百科知识;2005年01期
3 解张伟;;瓦斯到底能怎么样造福人类?[J];党政干部文摘;2005年10期
4 邴吉杰;浅议瓦斯管路系统中阻爆装置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0年07期
5 李学诚;安全排放瓦斯的作法[J];煤矿安全;2001年01期
6 郑丙建,王彦凯,王建林,付国延;调压技术在防治瓦斯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1年07期
7 尹志华;排放高浓度盲巷瓦斯造成全风压汇合处瓦斯逆流的原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1期
8 李子林 ,李之军;潘西煤矿高瓦斯区瓦斯规律及防治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02年05期
9 聂光国,张建国;综合防治瓦斯 解放生产力[J];中国煤炭;2003年11期
10 聂光国 ,张建国;综合防治瓦斯 解放生产力[J];河南科技;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麟;王君杰;;低浓瓦斯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红卫;费奇;;智能瓦斯预报系统[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李瑞敬;;瓦斯逆流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杨双安;宁书年;张会星;姜铁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预测瓦斯的研究成果[A];第六次全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大会文集[C];2005年
5 吴强;张保勇;;瓦斯水合化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6 李长庚;;淮南矿区瓦斯浓缩技术应用及市场前景分析[A];2010年安徽省科协年会——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江涛;;风电瓦斯闭锁功能设计与现场实现[A];第五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0年
8 禄利刚;郭畅;程龙彪;;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瓦斯的抽采和综合利用[A];全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及瓦斯治理技术理论与实践[C];2011年
9 彭苏萍;;瓦斯富集部位高分辨地震探测技术及其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姜文忠;;采空冒落区瓦斯扩散-通风对流模拟研究[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实习生 解张伟;瓦斯到底能怎么样造福人类?[N];科技日报;2005年
2 中经;把瓦斯变成拳头产品[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3 罗虎昌;大湾矿瓦斯月发电量创纪录[N];中国煤炭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军;“西北第一瓦斯站”的尴尬[N];甘肃日报;2006年
5 白增安邋郭东;救援围绕降低瓦斯浓度展开[N];河北日报;2007年
6 张沉;山西的新瓦斯时代[N];经济观察报;2006年
7 记者 杨沛洁邋实习生 赵峰涛;瓦斯“恶魔”越来越“温顺”[N];平顶山日报;2007年
8 黄强;逢春煤矿“瓦斯自动放水器”安全效率高[N];经理日报;2007年
9 胡明军;打通一矿治理岩溶瓦斯有新招[N];经理日报;2008年
10 张延颖;河北金牛葛泉矿新装备筑牢瓦斯防线[N];中国矿业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丁稳;基于安全监控系统实测数据的瓦斯浓度预测预警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徐乐华;钻孔初始瓦斯流量法预测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文胜;瓦斯水合固化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薛飞;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中抽采钻孔采动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倪冠华;脉动压裂过程中瓦斯微观动力学特性及液相滞留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6 李刚;瓦斯浓度的分形分析与混沌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刘彦伟;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向军;外加水分对煤的瓦斯解吸动力学特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刘纪坤;煤体瓦斯吸附解吸过程热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魏明尧;含瓦斯煤体气固耦合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骏;井下瓦斯浓度检测机器人的设计[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薛王龙;掘进工作面水力割缝抽采瓦斯的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胡建洋;余吾煤业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张虎;含瓦斯煤振动解吸特性实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时天;基于混沌时间序列的瓦斯浓度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6 孙锐;泥浆介质非等压条件下煤芯瓦斯解吸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管玲玲;基于蓝光平台的瓦斯浓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阎东慧;高瓦斯矿井掘进通风瓦斯浓度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9 陈树亮;含瓦斯煤层水力致裂的瓦斯驱赶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0 孙维吉;不同孔径下瓦斯流动机理及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余吾煤业采动裂隙场中瓦斯运移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5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