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煤矿Ⅱ1042工作面主要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8 08:29
为了查明各含水层对桃园煤矿Ⅱ1042工作面生产的影响,对工作面各充水含水层之间的潜在水力联系进行了研究。选取工作面不同含水层共13组水样,采用水化学方法分析了各水样之间离子指标的差异,并且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对各含水层水样之间的亲密程度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新生界松散第四含水层和10煤顶底板砂岩裂隙水与其他含水层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而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的水质相似,聚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欧氏距离最小,可归为一类,说明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具有潜在的水力联系。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含水层水化学Piper图
图1 含水层水化学Piper图从图2可以看出,将13组水质聚为4类时,四含水与砂岩水各为一类,而工作面有3组太灰水与奥灰水为一类、工作面有3组太灰水与Ⅱ6太灰水为一类,说明工作面太灰水不仅接受同层的太灰水补给,还接受奥灰水的补给,与其他灰岩含水层水质存在差异。当将13组水质聚为3类时,太灰水与奥灰水聚为一类,说明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质亲密程度较高,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之间具有潜在水力联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煤矿突水水源识别技术——以潞安矿区王庄煤矿为例[J]. 耿建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9(08)
[2]基于巴拉素井田多孔抽水试验的含水层特征及水力联系研究[J]. 方刚,刘柏根. 水文. 2019(03)
[3]环境同位素技术在判定矿井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应用[J]. 许蓬,王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8(S1)
[4]唐山矿塌陷区积水与矿井潜在水力联系研究[J]. 刘国旺,常浩宇,郭均中.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8)
[5]基于水化学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矿井水补给关系判别[J]. 翟晓荣,田诺成,张红梅,吴基文,任自强,龚世龙.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4)
[6]水化学分析在青龙煤矿水力联系研究中的应用[J]. 潘玥,刘勇,李海月,王思敏.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9)
[7]焦作矿区含水岩组间水力联系特征[J]. 陈立,万力,张发旺,马琳娜,耿新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2)
[8]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矿井水源识别[J]. 姚洁,童敏明,刘涛,唐守锋,蔡丽. 煤矿安全. 2013(02)
本文编号:3524079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 2020,(1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含水层水化学Piper图
图1 含水层水化学Piper图从图2可以看出,将13组水质聚为4类时,四含水与砂岩水各为一类,而工作面有3组太灰水与奥灰水为一类、工作面有3组太灰水与Ⅱ6太灰水为一类,说明工作面太灰水不仅接受同层的太灰水补给,还接受奥灰水的补给,与其他灰岩含水层水质存在差异。当将13组水质聚为3类时,太灰水与奥灰水聚为一类,说明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质亲密程度较高,工作面太灰水与奥灰水之间具有潜在水力联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煤矿突水水源识别技术——以潞安矿区王庄煤矿为例[J]. 耿建军. 中国煤炭地质. 2019(08)
[2]基于巴拉素井田多孔抽水试验的含水层特征及水力联系研究[J]. 方刚,刘柏根. 水文. 2019(03)
[3]环境同位素技术在判定矿井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应用[J]. 许蓬,王明. 煤炭科学技术. 2018(S1)
[4]唐山矿塌陷区积水与矿井潜在水力联系研究[J]. 刘国旺,常浩宇,郭均中. 煤炭科学技术. 2017(08)
[5]基于水化学成分与聚类分析的矿井水补给关系判别[J]. 翟晓荣,田诺成,张红梅,吴基文,任自强,龚世龙.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04)
[6]水化学分析在青龙煤矿水力联系研究中的应用[J]. 潘玥,刘勇,李海月,王思敏. 中国煤炭地质. 2015(09)
[7]焦作矿区含水岩组间水力联系特征[J]. 陈立,万力,张发旺,马琳娜,耿新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5(02)
[8]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矿井水源识别[J]. 姚洁,童敏明,刘涛,唐守锋,蔡丽. 煤矿安全. 2013(02)
本文编号:352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2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