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寸草塔二矿供排水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2 01:17
  井下供排水系统是煤矿正常安全生产的保障,同时也是煤矿电能消耗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煤矿排水效率,实现节能降耗,切实保障排水系统污水零排放,同时为了实现矿井供排水自动化水平。本系统根据寸草塔二矿现有供排水系统,从排水结构出发,优化污水净化和生产用水供排关系,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问题,保证水资源在采掘层循环,达到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通过改造矿井网络系统,将矿井所有供排水点运行信息通过网络汇集至指挥中心,进行上位组态实时显示水泵运行状况,调度人员协调全矿供排水有序开展。寸草塔二矿供排水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各供排水点数据采集、网络传输、OPC Server、数据库、监控和网络通讯系统等。本系统选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通过实时收集各系统信息,利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逻辑控制,实现对各台排水泵的控制和保护。最后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实时上传至数据库进行存储,便于数据读取和控制分析。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运行数据进行筛选、分析和处理,进一步挖掘数据价值,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检修效率和决策效率,切实为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对调度策略的修改,错开生产检修时间减少电网波动,确保重要负荷安全运行,... 

【文章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寸草塔二矿供排水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研究


2煤中央水泵房排水示意图

示意图,水泵房,排水管路,示意图


图 1.2 22 煤中央水泵房排水示意图31 煤设置主、副、清水仓,水仓有效容量 4673m3。主排水泵采用 5 台 MDA280-43×5 型矿用耐磨离心式水泵,正常涌水时,2 台工作,2 台备用,1 台检修。最大涌水时,4 台工作,1 台检修。配备 YB450M2-4 型防爆电动机,电机功率 315kW,流量 280m3/h,扬程 215m,电压 10kV。排水管路采用 2 趟DN250×7mm 排水管路及 1 趟 DN300×9mm 排水管路,长度 1400m,垂直高度 160m,沿主斜井敷设至布尔台矿井水处理厂。31 煤中央水泵房排水示意图如图 1.3 所示。

路线图,系统技术,路线,供排水系统


便于后期随时改动地址,随着设备的变迁灵活修改界面,提高了用户的操作性。强大的WEB发布功能,将在线监控平台实时发布到网络,相关人员可以便捷地获取排水信息,同时也实现了供排水系统的全系统无人值守。系统采用的技术路线如图2.1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自动排水系统设计及应用[J]. 王宝琳.  煤炭科技. 2017(02)
[2]锦界煤矿工作面排水系统优化设计研究[J]. 杨茂林,许峰,庞乃勇,康健.  煤炭工程. 2016(S1)
[3]保德煤矿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 阮进林.  煤炭工程. 2016(S1)
[4]煤矿井下泵房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J]. 黄良新,李莹,朱波.  煤矿机械. 2014(02)
[5]基于PLC的煤矿排水系统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 顾春禄,贾姝娟.  煤矿机械. 2014(02)
[6]煤矿井下沿巷涌水汇集点及中转水仓自动排水系统设计[J]. 丁丽萍,朱晓洁,王启峰,蒋伟.  工矿自动化. 2013(08)
[7]基于组态监控和PLC技术的煤矿排水系统设计[J]. 崔宗超.  煤矿机械. 2013(07)
[8]“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科技的发展方向[J]. 杨丽.  洁净煤技术. 2013(01)
[9]基于CAN总线的煤矿排水系统设计[J]. 徐国强,赵远鹏,靳宝全.  山西科技. 2012(05)
[10]中国煤炭科技发展现状及展望[J]. 杨丽.  洁净煤技术. 2012(03)

硕士论文
[1]煤矿排水三维可视化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王东升.河南理工大学 2015
[2]煤矿井下排水监控系统的研究[D]. 李含君.陕西科技大学 2014
[3]煤矿井下排水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D]. 付磊.中国矿业大学 2014
[4]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自动化的研究[D]. 杜桂迁.河北工程大学 2013
[5]煤矿开采的水文效应及矿井水合理利用研究[D]. 张博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6]煤矿井下主排水泵节能与控制系统的研究[D]. 郭长娜.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2
[7]煤矿井下排水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 崔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
[8]煤矿排水系统在线监测变频控制系统研究[D]. 李旭鸣.河北工程大学 2010
[9]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研究与控制系统研制[D]. 李杰.太原理工大学 2010
[10]煤矿井下水情综合监控系统管理软件的开发与设计[D]. 马慧娟.太原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35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35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