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矿井液态CO 2 相变制冷降温技术
发布时间:2022-01-01 11:20
为解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高温热害问题,基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空间特征和工艺特点,提出了以液态CO2作为冷源的高温矿井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运用液态CO2相变释放的冷量与工作面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作用,降低工作面的环境温度及湿度,同时将相变产生的气态CO2注入采空区防治煤自燃。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系统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入成本低、适应性强等优点。在板石煤矿52305掘进工作面进行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的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液态CO2的平均消耗速率为1.015 m3/h时,掘进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了6.9℃,含湿量减少4.94g/kg,液态CO2的冷量利用率为77.36%。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井下工作环境,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2017,45(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液态CO2管内沸腾换热特性
2 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
2.1 工作原理
2.2 降温系统构成
2.3 降温系统设计步骤
2.4 降温系统操作流程
3 现场应用试验
3.1 工作面概况
3.2 降温系统布置及运行参数
3.3 试验效果分析
3.3.1 降温效果分析
3.3.2 冷损分析
3.3.3 经济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长距离工作面降温系统开发及应用分析[J]. 王春源,辛嵩,齐晓峰. 煤矿安全. 2017(01)
[2]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 谢和平,高峰,鞠杨,张茹,高明忠,邓建辉.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01)
[3]我国煤矿高温热害防治需求调查分析[J]. 褚召祥. 煤矿安全. 2016(04)
[4]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及灾害防治分析[J]. 蓝航,陈东科,毛德兵.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1)
[5]新型矿井移动式局部降温技术及应用[J]. 吉春和,常嘉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15(10)
[6]高温高湿环境对矿工生理心理影响试验研究[J]. 张景钢,杨诗涵,索诚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01)
[7]我国煤矿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现状综述与进展[J]. 亓玉栋,程卫民,于岩斌,潘刚. 煤矿安全. 2014(03)
[8]我国矿井空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习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4(01)
[9]永川煤矿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J]. 黄华良. 煤炭科学技术. 2012(05)
[10]高温矿井空调制冷技术概况及发展[J]. 吴丽丽,罗新荣,李浪. 制冷与空调. 2012(01)
本文编号:3562266
【文章来源】:煤炭科学技术. 2017,45(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液态CO2管内沸腾换热特性
2 液态CO2相变制冷降温技术
2.1 工作原理
2.2 降温系统构成
2.3 降温系统设计步骤
2.4 降温系统操作流程
3 现场应用试验
3.1 工作面概况
3.2 降温系统布置及运行参数
3.3 试验效果分析
3.3.1 降温效果分析
3.3.2 冷损分析
3.3.3 经济性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煤矿长距离工作面降温系统开发及应用分析[J]. 王春源,辛嵩,齐晓峰. 煤矿安全. 2017(01)
[2]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 谢和平,高峰,鞠杨,张茹,高明忠,邓建辉.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01)
[3]我国煤矿高温热害防治需求调查分析[J]. 褚召祥. 煤矿安全. 2016(04)
[4]我国煤矿深部开采现状及灾害防治分析[J]. 蓝航,陈东科,毛德兵. 煤炭科学技术. 2016(01)
[5]新型矿井移动式局部降温技术及应用[J]. 吉春和,常嘉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15(10)
[6]高温高湿环境对矿工生理心理影响试验研究[J]. 张景钢,杨诗涵,索诚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5(01)
[7]我国煤矿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现状综述与进展[J]. 亓玉栋,程卫民,于岩斌,潘刚. 煤矿安全. 2014(03)
[8]我国矿井空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习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4(01)
[9]永川煤矿高温热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实践[J]. 黄华良. 煤炭科学技术. 2012(05)
[10]高温矿井空调制冷技术概况及发展[J]. 吴丽丽,罗新荣,李浪. 制冷与空调. 2012(01)
本文编号:35622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62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