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主干道机动车出入口设计的交通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10:07
城市机动车保有量随着城市的发展迅速增加,随之带来了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主干道作为城市道路系统的核心,不仅连通城市内部道路,也与郊区道路互联呈一个整体。而机动车出入口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定位,必然影响主干道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时常导致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国内外对出入口的布局结构和交通组织研究的较多,但对于主干路上机动车出入口设计的安全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主干道机动车出入口功能区域的交通流特性,再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对主干道出入口展开交通安全研究。通过比较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的衡量指标,针对交通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选取PET作为判定指标。接着对交通冲突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潜在冲突、轻微冲突和严重冲突,并讨论了出入口功能区域冲突发生的机理。然后将交通冲突严重程度等级定义为方程的因变量,建立了 Ordered Logit模型,探索影响出入口交通安全的显著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机-非交通冲突的PET均值高于机-机交通冲突;出入口道长度、交通视距是安全性变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而车速差、机-机二次冲突和机-非交叉冲突加剧了冲突的严重程度,是出入口交通安全的危...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交通冲突的发生过程图??
第12页??图2-2出入口上游功能区计算示意图??上图2-2中Z指机动车在城市主干道上出入口的临界可视位置处的距离,A??点是机动车前端中心点,B、C点为出入口的路缘石转角点,尺指出入口转弯半??径,五为出入口的宽度,F指最外侧车道的宽度。??机动车在临界可视状态要保证恰巧看不到出入口,则该视角必须满足:??a?<?at?(2-8)??其中,《为出入口视角,at为出入口视角的阙值,即出入口的临界可视角。??利用上图中的三角函数关系,继而求得:??L-R??tan^?=?W/ ̄?(2-9)??L?+?E?+?R??tan(a?+?p)?=???(2-10)??然后由公式(2-9)?—(2-10)推导出直行机动车不被出入口影响的最小间??距,即主干道出入口上游功能区的影响距离:??,_-E?+?Je2+^^+4ER+^^+4R2-W2?(2-11)??L=?2??式中:i:指机动车在城市主千道上出入口的临界可视位置处的距离;五为出??入口的宽度;F指最外侧车道的宽度;at为出入口视角的阙值;i?指出入口转弯??半径。??假设出入口视角的阙值化等于1°
?高峰小时流量(pcu/h)、外侧车道车速(km/h)、中间车??交通流基本??Hi?道车速(km/h)、内侧车道车速(km/h)、饱和车头时距(s)、??各类车型的比例??车辆到达率、车辆驶离率??????2.4.4调查方法??选取成都市典型的主干道出入口进行交通数据的采集,在主干道中央绿化带、??路堑边坡等视野较好的地方用数码相机对出入口功能区域进行拍摄。拍摄时间为??下午?5:00—7:00。??本文中主干道机动车出入口长度测量方法有两种:①确定主干路和出入口道??路相交的路缘石转角A,然后再确定小区内部最邻近道路和出入口道路相交的路??缘石转角B,两个转角之间的距离即为出入口长度AB。该测量手段适用于出入??口无门禁等安防设施的情况。②当出入口有门禁设施时,出入口长度即为主干道??与门禁系统设置点位之间的道路距离。??..n?.?^一、?????????????,??n?[?r?r?i?…i?^?.?r?^?7l?Il;,?".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公建机动车出入口下游功能区面积计算[J]. 卓曦,郑柯,卢银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3)
[2]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J]. 孙璐,李颜平,钱军,郁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01)
[3]大型公共建筑同向机动车出入口间距计算[J]. 卓曦,钱振东,张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4]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J]. 周俊昌,常玉林,郭敏,王国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5]接入管理技术在公路交叉口安全改善中的运用[J]. 潘福全,张丽霞,陆键,项乔君,陆林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6]城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安全仿真评价研究[J]. 朱彤,许建,白玉,杨晓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0)
[7]基于AM策略的道路出入口设计研究[J]. 陆荣杰,张宁,陈恺,丁建明. 公路. 2007(06)
[8]平交路口远引掉头技术应用研究的思考[J]. 陈恺,张宁,黄卫.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04)
[9]出入口管理技术改善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J]. 陈恺,张宁,黄卫. 公路. 2006(10)
[10]公路出入口管理策略研究综述[J]. 张宁,陈恺,黄卫. 公路. 2006(06)
硕士论文
[1]基于路段机动车速度影响的城市道路不同类型出入口接入条件研究[D]. 蔡蕾.东南大学 2015
[2]基于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交通冲突研究[D]. 黄岑.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信号交叉口行人与右转车交通冲突及安全评价研究[D]. 曹雨.北京工业大学 2014
[4]道路接入系统交通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D]. 周岩.合肥工业大学 2014
[5]基于综合的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王铨登.西南交通大学 2012
[6]大型公共建筑机动车出入口布局及交通组织研究[D]. 卓曦.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3983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交通冲突的发生过程图??
第12页??图2-2出入口上游功能区计算示意图??上图2-2中Z指机动车在城市主干道上出入口的临界可视位置处的距离,A??点是机动车前端中心点,B、C点为出入口的路缘石转角点,尺指出入口转弯半??径,五为出入口的宽度,F指最外侧车道的宽度。??机动车在临界可视状态要保证恰巧看不到出入口,则该视角必须满足:??a?<?at?(2-8)??其中,《为出入口视角,at为出入口视角的阙值,即出入口的临界可视角。??利用上图中的三角函数关系,继而求得:??L-R??tan^?=?W/ ̄?(2-9)??L?+?E?+?R??tan(a?+?p)?=???(2-10)??然后由公式(2-9)?—(2-10)推导出直行机动车不被出入口影响的最小间??距,即主干道出入口上游功能区的影响距离:??,_-E?+?Je2+^^+4ER+^^+4R2-W2?(2-11)??L=?2??式中:i:指机动车在城市主千道上出入口的临界可视位置处的距离;五为出??入口的宽度;F指最外侧车道的宽度;at为出入口视角的阙值;i?指出入口转弯??半径。??假设出入口视角的阙值化等于1°
?高峰小时流量(pcu/h)、外侧车道车速(km/h)、中间车??交通流基本??Hi?道车速(km/h)、内侧车道车速(km/h)、饱和车头时距(s)、??各类车型的比例??车辆到达率、车辆驶离率??????2.4.4调查方法??选取成都市典型的主干道出入口进行交通数据的采集,在主干道中央绿化带、??路堑边坡等视野较好的地方用数码相机对出入口功能区域进行拍摄。拍摄时间为??下午?5:00—7:00。??本文中主干道机动车出入口长度测量方法有两种:①确定主干路和出入口道??路相交的路缘石转角A,然后再确定小区内部最邻近道路和出入口道路相交的路??缘石转角B,两个转角之间的距离即为出入口长度AB。该测量手段适用于出入??口无门禁等安防设施的情况。②当出入口有门禁设施时,出入口长度即为主干道??与门禁系统设置点位之间的道路距离。??..n?.?^一、?????????????,??n?[?r?r?i?…i?^?.?r?^?7l?Il;,?".r?,??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型公建机动车出入口下游功能区面积计算[J]. 卓曦,郑柯,卢银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5(03)
[2]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交织区交通安全评价[J]. 孙璐,李颜平,钱军,郁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01)
[3]大型公共建筑同向机动车出入口间距计算[J]. 卓曦,钱振东,张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4]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J]. 周俊昌,常玉林,郭敏,王国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5]接入管理技术在公路交叉口安全改善中的运用[J]. 潘福全,张丽霞,陆键,项乔君,陆林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1(02)
[6]城市快速路出入口交通安全仿真评价研究[J]. 朱彤,许建,白玉,杨晓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10)
[7]基于AM策略的道路出入口设计研究[J]. 陆荣杰,张宁,陈恺,丁建明. 公路. 2007(06)
[8]平交路口远引掉头技术应用研究的思考[J]. 陈恺,张宁,黄卫.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6(04)
[9]出入口管理技术改善立交与地面道路的交通衔接[J]. 陈恺,张宁,黄卫. 公路. 2006(10)
[10]公路出入口管理策略研究综述[J]. 张宁,陈恺,黄卫. 公路. 2006(06)
硕士论文
[1]基于路段机动车速度影响的城市道路不同类型出入口接入条件研究[D]. 蔡蕾.东南大学 2015
[2]基于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交通冲突研究[D]. 黄岑.西南交通大学 2014
[3]信号交叉口行人与右转车交通冲突及安全评价研究[D]. 曹雨.北京工业大学 2014
[4]道路接入系统交通安全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D]. 周岩.合肥工业大学 2014
[5]基于综合的交通冲突技术的城市道路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王铨登.西南交通大学 2012
[6]大型公共建筑机动车出入口布局及交通组织研究[D]. 卓曦.东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63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63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