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煤层工作面瓦斯治理关键技术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9 15:58
薄煤层在开采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存赋条件、开采工艺和设备因素等诸多影响。甚至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采空区冒落不充分、工作面风阻力较大和漏风严重等诸多的问题。最终就会使得薄煤层内部的瓦斯管理的工作变得非常困难。本文结合实际的案例,通过有效地优化钻孔施工工艺来调整瓦斯抽采的参数,从而才能够解决薄煤层工作面瓦斯治理过程中的难题。
【文章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2020,(0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具体施工情况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钻孔施工顺序在高位钻场和回风巷内部有效地治理瓦斯。正是因为单纯地采用高位钻场施工的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清除钻孔内部的岩粉。又因为钻孔内部的深度很深,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先采用施工水平长钻孔进行施工,再在回风巷仰角内部保持较大的钻孔位置。在实际完成高位钻场钻孔施工之后,可以根据钻孔的位置来调整回风巷内部终孔的位置,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回风巷穿层钻孔和高位钻场钻孔施工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岩粉和水进入到抽采钻孔的内部,从而影响瓦斯的抽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在提前2个抽采钻场内部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提高抽采的效果。图4有效地显示了钻孔施工和抽采工序的示意图。4.治理效果
某煤矿属于一个超过千米的矿井,不仅内部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煤层内部需要承受巨大的瓦斯压力。又因为整个煤层的透气性很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突出性的危险。所以,多数专家在经过分析之后,决定采用极薄煤层保护层开采技术来有效地解决矿井突出的难题,从而让瓦斯治理向局部治理向综合治理进行转变,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分析之后,发现15煤层在十二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在-350m以下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采用综合性的区域防突措施来开采15煤层。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优先开采保护层。从构成来看,该煤层属于极薄煤层,平均厚度只有0.5m。第14-15煤层之间的距离介于9m-12m。但是该煤层没有非常突出的危险性,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14煤层来作为15煤层的保护层,才能够使得整个开采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图1为本煤矿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薄煤层保护层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J]. 钟耀华,谢文兵,谢小平,丁国峰,时吉贺. 煤炭工程. 2014(02)
[2]高瓦斯煤层群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分析[J]. 刘建高,谢小平,刘宗柱. 煤矿安全. 2013(10)
[3]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成套装备研发及应用[J].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9)
[4]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J]. 郑龙怀. 煤炭技术. 2007(11)
[5]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工作面如何实现高产高效[J]. 闫广鹏. 煤炭技术. 2007(07)
[6]薄煤层工作面顶板管理实践与探讨[J]. 崔金玉,李培新,刘尽华. 煤矿现代化. 2006(S1)
[7]单体液压支柱在薄煤层工作面中的使用[J]. 金庆才,张双. 煤炭技术. 2000(01)
本文编号:3597147
【文章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2020,(0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具体施工情况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合理的钻孔施工顺序在高位钻场和回风巷内部有效地治理瓦斯。正是因为单纯地采用高位钻场施工的方法不能够有效地清除钻孔内部的岩粉。又因为钻孔内部的深度很深,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先采用施工水平长钻孔进行施工,再在回风巷仰角内部保持较大的钻孔位置。在实际完成高位钻场钻孔施工之后,可以根据钻孔的位置来调整回风巷内部终孔的位置,才能够有效地防止回风巷穿层钻孔和高位钻场钻孔施工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岩粉和水进入到抽采钻孔的内部,从而影响瓦斯的抽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在提前2个抽采钻场内部进行施工,以便更好地提高抽采的效果。图4有效地显示了钻孔施工和抽采工序的示意图。4.治理效果
某煤矿属于一个超过千米的矿井,不仅内部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煤层内部需要承受巨大的瓦斯压力。又因为整个煤层的透气性很差,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突出性的危险。所以,多数专家在经过分析之后,决定采用极薄煤层保护层开采技术来有效地解决矿井突出的难题,从而让瓦斯治理向局部治理向综合治理进行转变,最终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在分析之后,发现15煤层在十二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在-350m以下有很大的危险性。所以,必须要采用综合性的区域防突措施来开采15煤层。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可以优先开采保护层。从构成来看,该煤层属于极薄煤层,平均厚度只有0.5m。第14-15煤层之间的距离介于9m-12m。但是该煤层没有非常突出的危险性,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14煤层来作为15煤层的保护层,才能够使得整个开采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图1为本煤矿的具体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薄煤层保护层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J]. 钟耀华,谢文兵,谢小平,丁国峰,时吉贺. 煤炭工程. 2014(02)
[2]高瓦斯煤层群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分析[J]. 刘建高,谢小平,刘宗柱. 煤矿安全. 2013(10)
[3]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成套装备研发及应用[J]. 王国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09(09)
[4]提高薄煤层工作面单产的有效途径[J]. 郑龙怀. 煤炭技术. 2007(11)
[5]综采技术在较薄煤层工作面如何实现高产高效[J]. 闫广鹏. 煤炭技术. 2007(07)
[6]薄煤层工作面顶板管理实践与探讨[J]. 崔金玉,李培新,刘尽华. 煤矿现代化. 2006(S1)
[7]单体液压支柱在薄煤层工作面中的使用[J]. 金庆才,张双. 煤炭技术. 2000(01)
本文编号:35971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9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