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掘设备人员识别预警系统
发布时间:2022-01-24 05:45
为解决煤矿井下综合掘进设备由于视野盲区造成的后部输送机摆动误伤行人的安全问题,以红外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设计出一种适用于井下综掘设备的人员识别预警系统。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和集成封装,在连续采煤机上进行应用测试并进行结构优化,测试证明系统识别精度高,响应迅速,能够准确识别综掘设备危险区域内的行人,并实现危险区域外2 m范围内的人员预警及1 m范围1 s内的中断停机操作。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输送机摆动示意图
为避免后部输送机摆动造成伤人事故,采用红外成像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4-6],通过在后部输送机上安装红外摄像头,捕捉输送机摆动区域外半径2 m内的视频信息,再经图像处理完成人员识别,对接近输送机摆动臂所属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探测和识别,并及时向司机提供接近告警信号,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系统划定后部输送机摆动范围为危险区域,通过分析人员与危险区域的距离触发相应警报,危险区域外1 m内执行中断操作,危险区域1~2 m内执行报警操作。
系统供电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图像处理的井下人员身份识别[J]. 杨米娜. 煤炭技术. 2018(09)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郭江涛. 煤矿机械. 2017(03)
[3]煤矿井下装备接近探测方法研究[J]. 包建军. 工矿自动化. 2017(01)
[4]基于多尺度张量类标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J]. 王仕民,叶继华,程柏良,王明文,胡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一种改进的高光谱遥感影像ACE目标检测算法[J]. 何元磊,王静荔,贾俊波,陈勇,马超,高正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6]连续采煤机装运机构的设计[J]. 张波,张强,高顺武. 煤矿机械. 2015(02)
[7]一种新的基于局部轮廓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J]. 张桂梅,张松,储珺. 自动化学报. 2014(10)
[8]红外技术在煤矿电气设备安检中的应用探究[J]. 胡进. 煤炭技术. 2014(07)
[9]井下可变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预处理方法[J]. 尚长春,马宏伟,陈妍冰. 工矿自动化. 2014(03)
[10]矿用电机车行人安全预警系统[J]. 张俊卿,黄友锐,凌六一. 煤矿安全. 2014(01)
本文编号:3605976
【文章来源】:煤矿安全. 2020,51(0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输送机摆动示意图
为避免后部输送机摆动造成伤人事故,采用红外成像与图像处理相结合的工作方式[4-6],通过在后部输送机上安装红外摄像头,捕捉输送机摆动区域外半径2 m内的视频信息,再经图像处理完成人员识别,对接近输送机摆动臂所属危险区域的人员进行探测和识别,并及时向司机提供接近告警信号,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系统划定后部输送机摆动范围为危险区域,通过分析人员与危险区域的距离触发相应警报,危险区域外1 m内执行中断操作,危险区域1~2 m内执行报警操作。
系统供电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图像处理的井下人员身份识别[J]. 杨米娜. 煤炭技术. 2018(09)
[2]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J]. 郭江涛. 煤矿机械. 2017(03)
[3]煤矿井下装备接近探测方法研究[J]. 包建军. 工矿自动化. 2017(01)
[4]基于多尺度张量类标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J]. 王仕民,叶继华,程柏良,王明文,胡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5]一种改进的高光谱遥感影像ACE目标检测算法[J]. 何元磊,王静荔,贾俊波,陈勇,马超,高正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6]连续采煤机装运机构的设计[J]. 张波,张强,高顺武. 煤矿机械. 2015(02)
[7]一种新的基于局部轮廓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J]. 张桂梅,张松,储珺. 自动化学报. 2014(10)
[8]红外技术在煤矿电气设备安检中的应用探究[J]. 胡进. 煤炭技术. 2014(07)
[9]井下可变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预处理方法[J]. 尚长春,马宏伟,陈妍冰. 工矿自动化. 2014(03)
[10]矿用电机车行人安全预警系统[J]. 张俊卿,黄友锐,凌六一. 煤矿安全. 2014(01)
本文编号:3605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0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