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煤矿综合信息监控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2-01-26 15:52
  介绍了一种基于"一网一站"通信模式的煤矿综合信息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将模块化的多系统分站集成为综合分站,并构建"高速多冗余环网"实现多协议通信共网,基于Web技术开发的煤矿综合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用于多业务综合数据管理。本系统解决了井下多系统独立重复布置、线缆多的问题,优化了煤矿信息化通信和监控模式,同时促进了多系统融合及数据共享。 

【文章来源】:陕西煤炭. 2020,39(S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煤矿综合信息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整体结构

分站,终端设备


综合分站向下通过多种通信协议与各系统模块的终端设备通信,向上通过阻燃光纤传输数据给煤矿综合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安全监控系统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过CAN协议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包括激光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红外二氧化碳传感、氧气传感器、风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门开闭状态传感器、设备开停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断电器等。人员定位系统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为基于Zigbee的人员定位标识卡。井下扩播系统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过以太网络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包括区域主音及区域副音箱。IP电话调度通信系统模块与终端设备通过以太网络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为本安电话机。4G无线通信系统与终端设备通过4G无线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为本安手持终端。视频监控系统与终端设备通过以太网通信,涉及到的终端设备为防爆型语音视频摄像仪[5]。2.2 多协议传输高速冗余环网

地图,分站,终端设备


煤矿综合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安设在主控管理中心,如图3所示,其平台软件功能主要包括系统管理功能、数据监控显示功能、数据发布功能3大部分。系统管理功能包括终端管理、任务管理、权限管理等,可进行各个系统模块的参数设置以及各系统模块终端设备的参数设置,可进行单个系统内部之间的终端设备的逻辑控制关系设置或多个系统之间的终端设备的联动控制关系设置,可进行用户的权限设置以及矿井设备的地图分布信息设置,可查看和导出多种式样的工作报表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智能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共享模型研究[J]. 王斌,王安义.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9(06)
[2]煤矿井下“一网一站”组网模式关键技术研究[J]. 关丙火,张晋.  煤炭科学技术. 2019(10)
[3]神东矿区井下万兆以太环网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崔柳,王占飞,熊鹰.  中国煤炭. 2017(03)
[4]煤矿“一网一站”通信模式设计[J]. 陈伟.  煤矿机电. 2017(01)
[5]煤矿综合自动化“一网一站”的设计及应用[J]. 周裕涛.  煤矿机电. 2016(06)
[6]综合一体化分站在矿井的设计和应用[J]. 严春,陆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25)
[7]模块化综合分站在煤矿井下监控系统的设计[J]. 孙宇,梁士林.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06)
[8]浅谈神东矿区“一网一站”数字化矿山建设[J]. 郑明正.  陕西煤炭. 2015(04)
[9]“一网一站”无线通信系统在煤矿的应用[J]. 王海军,任泽.  工矿自动化. 2015(04)

硕士论文
[1]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D]. 汝洪芳.黑龙江科技学院 2009
[2]智能井下分站的研究与实现[D]. 张鹏.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0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10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0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