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法勘探技术在待采工作面顶板富水性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2-05 06:44
准确评价回采工作面富水性对工作面安全回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张家峁矿井14210工作面含水条件复杂的情况,本次物探工程综合使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和音频电穿透技术对该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并采用基于阻尼最小二乘的瞬变电磁反演方法和基于改进的RESINVM3D音频电穿透反演方法对2种物探方法进行三维反演成像显示,共划定5个富水异常区域。通过收集探放水资料验证,本次综合使用2种物探方法进行顶板富水区探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物探划定异常区域内钻孔出水量相对较大,在物探无异常区域内钻孔无较大出水情况。本次物探得出的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实际的探放水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煤炭技术. 2020,39(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地下全空间TEM信号扩散示意图
矿井音频电穿透法通过在采煤工作面一巷道内布设供电电极A(或A、B)建立特定稳定电流场,在相邻巷道布设测量电极M、N,单极—偶极等多种装置形式原理如图2所示。1.4 音频电穿透反演方法
14210工作面覆盖层东北部为黄土梁峁区,西北部为风沙滩区,工作面南部均为风沙滩地貌,工作面中部为沟谷区,最浅部厚度仅有19 m,且中部对应地表有1条水流量为90~130 m3/h的河流。工作面上覆有13102、13103这2个积水采空区。此外工作面上覆有3-1煤火烧区,火烧区为强富水区。3-1煤烧变岩含水层及采空区距离4-2煤约40 m。14210工作面及上覆主要含水层相对位置图如图3所示。2.2 施工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频电穿透三维反演在含/导水陷落柱探查中的应用[J]. 王程,鲁晶津. 工矿自动化. 2019(08)
[2]煤矿井下含/导水构造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技术[J]. 鲁晶津. 煤炭学报. 2016(03)
[3]中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J]. 刘盛东,刘静,岳建华. 煤炭学报. 2014(01)
[4]最小二乘法在计算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盲区中的应用[J]. 雷枫,刘志新,王明明. 物探与化探. 2013(04)
[5]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瞬变电磁反演算法研究[J]. 王园园,刘斌,王晨. 电子测试. 2013(Z1)
[6]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J]. 于景邨,刘振庆,廖俊杰,蒋宗霖,孙伟涛.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9)
[7]直流电阻率三维正演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英文)[J]. 鲁晶津,吴小平,Klaus Spitzer.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3)
[8]三维并行电法勘探技术与矿井水害探查[J]. 刘盛东,吴荣新,张平松,曹煜. 煤炭学报. 2009(07)
[9]巷道影响下三维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J]. 杨海燕,岳建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01)
[10]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J].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04)
本文编号:3614761
【文章来源】:煤炭技术. 2020,39(06)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地下全空间TEM信号扩散示意图
矿井音频电穿透法通过在采煤工作面一巷道内布设供电电极A(或A、B)建立特定稳定电流场,在相邻巷道布设测量电极M、N,单极—偶极等多种装置形式原理如图2所示。1.4 音频电穿透反演方法
14210工作面覆盖层东北部为黄土梁峁区,西北部为风沙滩区,工作面南部均为风沙滩地貌,工作面中部为沟谷区,最浅部厚度仅有19 m,且中部对应地表有1条水流量为90~130 m3/h的河流。工作面上覆有13102、13103这2个积水采空区。此外工作面上覆有3-1煤火烧区,火烧区为强富水区。3-1煤烧变岩含水层及采空区距离4-2煤约40 m。14210工作面及上覆主要含水层相对位置图如图3所示。2.2 施工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频电穿透三维反演在含/导水陷落柱探查中的应用[J]. 王程,鲁晶津. 工矿自动化. 2019(08)
[2]煤矿井下含/导水构造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技术[J]. 鲁晶津. 煤炭学报. 2016(03)
[3]中国矿井物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关键问题[J]. 刘盛东,刘静,岳建华. 煤炭学报. 2014(01)
[4]最小二乘法在计算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盲区中的应用[J]. 雷枫,刘志新,王明明. 物探与化探. 2013(04)
[5]基于阻尼最小二乘法的瞬变电磁反演算法研究[J]. 王园园,刘斌,王晨. 电子测试. 2013(Z1)
[6]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防治水中的应用[J]. 于景邨,刘振庆,廖俊杰,蒋宗霖,孙伟涛. 煤炭科学技术. 2011(09)
[7]直流电阻率三维正演的代数多重网格方法(英文)[J]. 鲁晶津,吴小平,Klaus Spitzer. 地球物理学报. 2010(03)
[8]三维并行电法勘探技术与矿井水害探查[J]. 刘盛东,吴荣新,张平松,曹煜. 煤炭学报. 2009(07)
[9]巷道影响下三维全空间瞬变电磁法响应特征[J]. 杨海燕,岳建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01)
[10]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J].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04)
本文编号:3614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1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