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灾害管理法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3 09:11

  本文关键词:灾害管理法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人类进入了新科技快速发展的时期,人类社会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更加广泛而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人类社会自身的变化,还是由此带来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都使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正是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导致在灾害的产生阶段,具有了人类社会的某些属性。这种风险集中体现在自然的、自然与人力结合的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之中。源于人类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的风险,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灾变多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在频繁发生的灾害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人类影响的痕迹。在灾害的形成阶段,人类活动的因素空前明显,自然与人类活动结合导致的灾害成为重要的灾害类型;甚至人造环境----如城市----的灾害完全基于人类所创造的大环境。 除此之外,无论各个类型的灾害,其在性质上都是灾害的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的构成。也就是说,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里的社会属性并不指在灾害的形成阶段的人类活动因素。正因如此,在对灾害的应对过程中,社会的自我调节对灾害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灾害管理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的自我管理。 然而,人类在应对灾害时,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而导致应对不力,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酿成社会的灾难。也就是社会的自我管理出现问题,导致灾害后果的恶化。这种问题的实质是对权利的保护的丧失。权利的良好保护,促进灾害管理的良好进行;严重的侵权,则导致灾难。历史上,几乎重大的灾害都是严重侵权的结果。而保护权利的最有效的方法,则是实现法治。法治的实质是以权利保护为核心的社会法制和社会管理。正是因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政式的,甚至是统治式的管理和法制,才导致对灾害管理的“人治”,导致灾害管理成果的极大的不稳定性。灾害处理的好坏取决于统治者或者统治阶层的意愿,而不是出于对社会成员权利的保护。 而落实良好的法治的基础工作便是良好的社会管理;良好的社会管理是法治、权利保护的基础手段和实现路径。所以,在确认了灾害的社会属性、灾害管理的权利保护核心、实现权利保护的法治化的前提下,要充分、合理地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灾害社会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以落实权利保护和法治;通过权利保护式的社会管理,来实现对灾害的管理和对灾害结果的控制。
【关键词】:灾害 灾害管理 社会调整 权利 法治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43;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一、 研究背景和动机10
  • 二、 研究综述10-12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二)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三、 研究内容12-13
  • 四、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3
  • 五、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灾害及灾害管理概述14-34
  • 一、 灾害概述14-26
  • (一) 灾害的概念14-16
  • (二) 灾害的属性16-17
  • (三) 灾害类型的演变17-23
  • (四) 灾害的分类23-24
  • (五) 灾害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24-26
  • 二、 灾害管理概述26-34
  • (一) 我国的灾害管理模式----应对型救灾27-29
  • (二) 我国救灾传统的核心----国家动员力29-34
  • 第三章 灾害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4-54
  • 一、 管理与权利因素失衡导致灾难34-40
  • 二、 社会管理体系欠缺40-46
  • 三、 对权利的保护缺少层级性46-52
  • 四、 综合管理手段薄弱52-54
  • 第四章 完善灾害管理的路径----社会化和法治化54-76
  • 一、 灾害管理的社会化54-63
  • (一) 灾害管理社会化的理念前提54-55
  • (二) 灾害管理社会化完善的途径55-63
  • 1、重视灾害管理的法制建设55-56
  • 2、加强灾害科学研究和法律制度运用的结合56-60
  • 3、加强城市环境的灾害管理的法制化60-61
  • 4、加强政府行政管理和打击灾害期间的犯罪行为61-62
  • 5、加强对网络公共空间的管理62-63
  • 二、 灾害管理的法治化63-71
  • (一) 灾害管理法治化的理念前提63-65
  • (二) 灾害管理法治化的途径65-71
  • 1、加强法治的法制化基础65-67
  • 2、加强法治化的良法建设67-71
  • 三、 灾害管理社会化和法治化追求的目标71-76
  • (一) 保障灾害中的民生72-73
  • (二) 维护灾害中的社会秩序73-74
  • (三) 向灾害管理法治无限接近74-76
  • 第五章 结语76-78
  • 注释78-80
  • 主要参考文献80-82
  • 致谢8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明辉;;论我国农业灾害救助法律制度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3期

2 黄兴乔;;比较法视野下的中国自然灾害防治法律制度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年01期

3 马宗晋;;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对策(之四)——开拓“综合减灾”新理念[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范姣艳;;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5 李志文;;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国际立法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2012年06期

6 王权典;论环境安全视角下的我国灾害防治法制建设[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韩晋;夏志勇;;我国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体系构建研究[J];理论探讨;2010年02期

8 施玮;;风险社会下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研究[J];理论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灾害管理法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2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