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传递对垮落岩体空隙率空间分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8-02 12:37
垮落岩体空隙率空间分布特征将直接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入工作面。本文基于离散单元法,通过自主编程模拟了垮落岩体的压实过程,研究了岩块间应力的传递和演化对垮落岩体空隙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垮落岩体内应力主要通过强力链向下传递,压缩量较小时,强力链主要集中在垮落岩体上部,使上部岩块受力大于下部,随压缩量增大,强力链向垮落岩体下部延伸,使上部的高应力区不断向下扩展。由于垮落岩体下部岩块受外力扰动较小,导致垮落岩体下部空隙率高于其他层位,其中下部空隙率为上部的1.1~1.4倍。垮落岩体空隙与力链空隙均呈现双峰分布,随压缩量增大,力链出现断裂,力链空隙进行重组,使岩块出现滑移,导致垮落岩体内部分大空隙分裂为小空隙。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数学方法
1.2物理模型
2研究过程
3 讨论
3.1 力链演化
3.2 岩块间的接触力
3.3 空隙率的分布
3.4 验证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空区瓦斯体积分数区域分布三维实测装置研制与应用[J]. 赵洪宝,张欢,王宏冰,张勉,李兵伟,魏子强,邹友平. 煤炭学报. 2018(12)
[2]大粒径破碎岩石承压变形特性[J]. 张俊文,王海龙,陈绍杰,李玉琳. 煤炭学报. 2018(04)
[3]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量化判识方法——以寺河矿为例[J]. 周伟,袁亮,张国亮,都海龙,薛生,贺光会,韩云春. 煤炭学报. 2018(04)
[4]承压破碎煤体碎胀系数演变特征与机制[J]. 褚廷湘,李品,晁江坤,余明高,韩学锋. 煤炭学报. 2017(12)
[5]基于CT扫描的饱和破碎灰岩侧限压缩下微观结构演化特征[J]. 郁邦永,陈占清,冯梅梅,吴疆宇,丁其乐. 煤炭学报. 2017(02)
[6]连续级配饱和破碎岩石压实特性试验研究[J]. 冯梅梅,吴疆宇,陈占清,茅献彪,郁邦永. 煤炭学报. 2016(09)
[7]浅埋采空区垮落岩体碎胀特性研究[J]. 梁冰,汪北方,姜利国,李刚,李长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3)
[8]采空区垮落岩体空隙储水分形计算及应用研究[J]. 汪北方,梁冰,姜利国,李刚,李长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7)
[9]煤层顶板破碎岩石压实特征的试验研究[J]. 苏承东,顾明,唐旭,郭文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1)
[10]采空区孔隙率非均质模型及其流场分布模拟[J]. 梁运涛,张腾飞,王树刚,孙金鹏. 煤炭学报. 2009(09)
硕士论文
[1]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D]. 李书兵.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853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方法
1.1 数学方法
1.2物理模型
2研究过程
3 讨论
3.1 力链演化
3.2 岩块间的接触力
3.3 空隙率的分布
3.4 验证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采空区瓦斯体积分数区域分布三维实测装置研制与应用[J]. 赵洪宝,张欢,王宏冰,张勉,李兵伟,魏子强,邹友平. 煤炭学报. 2018(12)
[2]大粒径破碎岩石承压变形特性[J]. 张俊文,王海龙,陈绍杰,李玉琳. 煤炭学报. 2018(04)
[3]采空区瓦斯涌出来源量化判识方法——以寺河矿为例[J]. 周伟,袁亮,张国亮,都海龙,薛生,贺光会,韩云春. 煤炭学报. 2018(04)
[4]承压破碎煤体碎胀系数演变特征与机制[J]. 褚廷湘,李品,晁江坤,余明高,韩学锋. 煤炭学报. 2017(12)
[5]基于CT扫描的饱和破碎灰岩侧限压缩下微观结构演化特征[J]. 郁邦永,陈占清,冯梅梅,吴疆宇,丁其乐. 煤炭学报. 2017(02)
[6]连续级配饱和破碎岩石压实特性试验研究[J]. 冯梅梅,吴疆宇,陈占清,茅献彪,郁邦永. 煤炭学报. 2016(09)
[7]浅埋采空区垮落岩体碎胀特性研究[J]. 梁冰,汪北方,姜利国,李刚,李长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3)
[8]采空区垮落岩体空隙储水分形计算及应用研究[J]. 汪北方,梁冰,姜利国,李刚,李长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07)
[9]煤层顶板破碎岩石压实特征的试验研究[J]. 苏承东,顾明,唐旭,郭文兵.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1)
[10]采空区孔隙率非均质模型及其流场分布模拟[J]. 梁运涛,张腾飞,王树刚,孙金鹏. 煤炭学报. 2009(09)
硕士论文
[1]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D]. 李书兵.西安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68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668536.html